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
以多元視角講述真實經歷,可能是你的故事,也或許是我的。 從童年的傷痛與不能說的秘密,到新手媽媽的憂鬱,再到親子之間的矛盾,這些生活的細枝末節,沒有過度修飾,真誠地娓娓道來。 帶點些許觀點與提問,願意和我一同探討深藏的童年印記以及母職的多面樣貌嗎?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
以多元視角講述真實經歷,可能是你的故事,也或許是我的。 從童年的傷痛與不能說的秘密,到新手媽媽的憂鬱,再到親子之間的矛盾,這些生活的細枝末節,沒有過度修飾,真誠地娓娓道來。 帶點些許觀點與提問,願意和我一同探討深藏的童年印記以及母職的多面樣貌嗎?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序章〈診間裡的兩個孩子〉
我帶著我那不省心的兒子進入身心科診所。 我提起學校老師說他嚴重對立反抗與情緒失序。 醫師回覆:「不就是沒被理解嗎?不被理解就會對立反抗,而且會從小叛逆到大!」 醫師的一句話,我潸然淚下。 雖然是在說這孩子,我卻有被說出過去的感覺。 這麼說來,看似只有育兒的我,也在救贖童年的自己? 我以為我懂孩子,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抬腳走進…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第一章〈撿樹枝的孩子〉
瓜瓜撿起了一小截枯枝,向前方丟去。 那是他的遊戲邀請,但在他人眼裡是攻擊行為。 確實,沒有人必須為誰情緒或行為買單。 小孩需成長,但特殊兒引導方式要先理解再教導。 當父母前,看這樣的孩子,不就是屁孩?吊起來打就好! 當父母後,打雖然是捷徑,但會讓愛劃出疑問。 後者,用在瓜瓜身上只會增強反抗,事情不會落幕、衝突不會化解。 講到一個5…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第二章〈我是媽媽,不是超人〉
這是我帶孩子回家的第七天,家庭運作還沒完全走入正軌,我已經筋疲力盡。 第一天,我就受夠了! 每睡一小時就得起床:擠奶、餵奶、拍嗝、洗奶瓶。 再一次循環! 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這樣的生活是「正常」嗎? 電動吸乳器操作我在醫院時學會了,回家後卻一片混亂—— 奶怎麼都擠不出來? 胸部又痛又硬,只能徒手按摩到掌心發麻。 孩子不停哭鬧,我想睡,但有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