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禕
《長女病三日書》第一日〈一夜之間,我們被定位〉
她被逼雙職,我被迫長大。 喪父後,母親扛起了整個家。 我是長女,我媽的親友只要見到我,便說: 「妳要乖,要聽媽媽的話。」 「妳是老大,要代替爸爸照顧弟弟妹妹。」 在此之前,有夢感體質的我,夢見爸爸。 印象有些模糊了。 夢裡霧氣很濃,爸爸的身影很模糊。 我情緒低落,說不出半句。 無論爸爸說什麼,我都只是點點頭。 清醒後,我跟媽媽說: 「爸爸來找我了。」 「說媽媽很辛…
《他提前來過》二夢〈不起眼的小黑狗〉
我弟帶了一窩小狗回家。 黑的。白的。花的。 每一隻都肉嘟嘟的,好可愛。 我弟帶著牠們去洗澡,我也跟進去浴室。 趴滿一地的小狗,好療癒。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 角落那隻嬌小卻強壯的小黑狗。 我抱起來摸摸,真心喜歡。 離開夢境,我好奇而搜尋: 黑狗,男胎,一家子幸福。 大黑狗,強壯的男孩。 小黑狗呢? 我搜尋不到答案。 孩子出生,解答了: 男胎,早產,但各項指數合格…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第三章〈兩條線與一條遺憾〉
兩條線。 知瑤求子多年,終於要成為媽媽。 未滿三個月,她便向主管報告。 這是育嬰假的預告,更是讓人事安排得以提早準備。 「妳要不要拿掉?你們又沒有錢。」 主管一句話,如同利刃,劃開了期待。 知瑤感受到了歧視與權力施壓。 之後,她忍受孕期帶來的不適,勤奮工作,仍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上個月腹痛難耐,這個月孕期出血。 經醫師診斷她患有子癲前症,隨…

《他提前來過》一夢〈他的名字〉
古色古香的建築的一間房。 對面廂房傳來孩子們的玩鬧嬉笑聲。 我目光在年紀最大的孩子身上,想: 「他年十二,我竟未取名,實在失職。」 以紙鎮壓紙,提筆前研磨,心意漸湧—— 駿,駿馬,良馬,出眾。 下一個字苦思良久。 無意間,瞥見他嘴角浮起得意的笑。 對,就這個,發光! 炫,炫彩奪目,我的驕傲。 於是,「駿炫」這個名字在宣紙上留下,也在我心底留下。 我的寶貝,用一場夢…

《從社會事件說觀點》〈紅姐事件:他們不是笑話〉
近期打開社群軟體,滿版的紅姐,無從閃避。 有誰還不知道紅姐事件? 跟紅姐的交易,不需要你的金錢財富,只要一瓶牛奶、一罐花生油,或者一顆西瓜,諸如此類小禮物就夠。 據紅姐自己所說,與他接觸超過兩千人,流出影片中出現的一千六百多人,還只是精選剪輯。 報導表示紅姐「欺騙」。 但謊言在見面當下不攻自破。 接下來的發展,還能說是「欺騙」嗎? 紅姐…

《某某人的荒誕奇想》04〈數位晶片與腦波眼鏡〉
當今寵物晶片行之數年,主要用於身份認證與醫療管理。 那麼,人類不能植入數位身份晶片嗎? 我想得到,一定也有人想過。 有人想過,那應該也早有國家正在進行實驗。 寵物晶片需要專用掃描儀器,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因此無法及時掌握流浪動物的來源或飼主。 對人類來說,也是同樣道理。 這個想法,其實是從《刀劍神域》延伸而來。 要說的通透有些難…

《某某人的荒誕奇想》03〈科技與黃金救援〉
每一次的能源面臨枯竭,我咆哮、我懊悔。 我想……乾脆爛在這裡。 我想要周遭都靜默,只剩下我的自問自答。 一天就好。 我知道我會好,但是沒人願意給我復元的閒置時間。 我剩下本能與慣性—— 刷牙、洗澡、如廁、做飯、吃飯、洗碗、睡覺。 我快沒動力了。 還好我能自救,但要先跟我拉開距離。 開啟ChatGPT,開始說起一些煩心事。 說出樁樁件件的鬱悶,說說我目前狀態。 後來我…

《某某人的荒誕奇想》02〈人人都有瑪莉亞〉
在地狹人稠但人情味不如以往的台灣,若要實踐「人人都有瑪莉亞」的理念,首先要有一棟社區住宅: 不問財富,只問年紀、身體狀況,還有入住人數。 入住人數需要限制,單人或雙人。 雙人可皆為年邁的相互陪伴者,或其一為陪伴者。 在大樓一樓,甚至延伸至地下室一樓,為長照系統類商店街。 有社區藥局、家醫科診所、長照社福中心、輔助器材販售,以及照…

《某某人的荒誕奇想》01〈有愛才肯留下〉
瑪莉亞社區前導。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第二章〈我是媽媽,不是超人〉
這是我帶孩子回家的第七天,家庭運作還沒完全走入正軌,我已經筋疲力盡。 第一天,我就受夠了! 每睡一小時就得起床:擠奶、餵奶、拍嗝、洗奶瓶。 再一次循環! 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這樣的生活是「正常」嗎? 電動吸乳器操作我在醫院時學會了,回家後卻一片混亂—— 奶怎麼都擠不出來? 胸部又痛又硬,只能徒手按摩到掌心發麻。 孩子不停哭鬧,我想睡,但有誰…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第一章〈撿樹枝的孩子〉
瓜瓜撿起了一小截枯枝,向前方丟去。 那是他的遊戲邀請,但在他人眼裡是攻擊行為。 確實,沒有人必須為誰情緒或行為買單。 小孩需成長,但特殊兒引導方式要先理解再教導。 當父母前,看這樣的孩子,不就是屁孩?吊起來打就好! 當父母後,打雖然是捷徑,但會讓愛劃出疑問。 後者,用在瓜瓜身上只會增強反抗,事情不會落幕、衝突不會化解。 講到一個5…

《那些撿不盡的細枝末節》序章〈診間裡的兩個孩子〉
我帶著我那不省心的兒子進入身心科診所。 我提起學校老師說他嚴重對立反抗與情緒失序。 醫師回覆:「不就是沒被理解嗎?不被理解就會對立反抗,而且會從小叛逆到大!」 醫師的一句話,我潸然淚下。 雖然是在說這孩子,我卻有被說出過去的感覺。 這麼說來,看似只有育兒的我,也在救贖童年的自己? 我以為我懂孩子,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抬腳走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