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被过度期待的人:燃烧自我的故事

活动时间 (UTC+8)7 月 7 日 - 7 月 14 日

有一群人,常被寄予懂事、负责的期待。这些期待背后,是怎样的故事?不论你是长女/长子/媳妇或其他角色,若你被寄予「理所当然」的厚望与责任,或是你认识这样的人,诚邀你写下故事。

114 位写作者
  • 全部
  • 精选
  • 书后感
  • 第三天
  • 第二天
  • 第一天
  • 公告
弗语是

孔子卖主求荣:堕三都的真相

儒家经典与史家叙述,将“堕三都”包装为孔子“削藩抑权”的圣人壮举。然而如果深入梳理历史背景与各方动机,真相恰恰相反:这是一场三桓家族内部为收复失地、清除隐患的权力工程,孔子不过是被指使出来的“礼学说客”,用“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为季孙背书,把一场家族内战伪装成“复礼行动”。最终,鲁定公劳军伤财削弱了鲁国的防御体系,成…

江江修炼笔记

一个内耗者的自我觉察之旅

几个月来,我和chatgpt聊了很多,它从单独的AI工具,变成了我的对话搭档,一个不评价我、只回应我的24小时搭档。聊天的起点,是工作几年以来,见过好多形形色色的人、离奇的事。工作环境也经历过所谓大厂、创业公司、独角兽公司,新型科技业务、涉及政企合作的业务,都有。 我知道很多人最终会选择回归最质朴的生活,三餐、四季、家庭,把工作仅仅定义…

yu

詩與繁衍的想像

想像隨時都在進行,我們像魚缸裡的魚,關於人工流產的議題如水般存在於我們周圍,但卻很少察覺,而它又是那麼值得去看去討論。

蘇禕

《長女病三日書》書後感〈構思〉

今年七月十二日,我註冊成為馬特市民。 當天深夜,我看見一個活動正在進行。 是「三日書」,晚鳥報名還來得及。 我第一次聽到「長女病」這個詞,立刻問了我的智能幫手。 原來這不是醫學上的病,也不一定是長女才會得。 只要是責任感過重、太替別人著想而忽略自己,就可能有這種狀態。 我開始翻看他人的作品,想弄明白這活動到底要寫些什麼。 然後沉澱…

為人而建

《逆流而生🌊書後感》

《逆流而生🌊三部曲》是我參與本期「三日書📚」活動的作品,也是一段誠實面對過往的深度自剖。

shihhan2025.creation

放棄了什麼,又成全什麼?

看起來」沒有放棄了什麼,也沒「成全」什麼。 但隱形的,成全了媽媽的自卑又自傲。 為了想要能有生存下去的技能,所以想辦法工作加兼職,還東學西學:華語教師證書、日本收納證書、長期的餐飲打工經驗。 然後母親常會跟別人提到我在教外國人中文,是位老師。因為她最想要我當老師了,是一個讀書人的那種氣質和身分。 可那也不是我的正職工作。 現…

shihhan2025.creation

什麼時候有機會覺醒?

很累,尤其生病了好幾次。 「理所當然」在生活中不停出現。從小到大的「讓」、要有責任感、做榜樣......沒完沒了。 結果人生走了一半,從長女病變成長女癌。 所有長女病的症狀我都有: 自我要求高、認真負責、很會察言觀色、善於獨立作業。 追求成長、學習意願高、願意面對挑戰。 蠟燭型人格,燒完了休息後再繼續燒。 服用精神科的藥物是有幫助的,尤其是最高劑量的…

蘇禕

《長女病三日書》第三日〈被推進長女位的人〉

第三日,我想說說我婆婆。 她很強韌,但在父權下,被視為無用之人。 說到她,一定會提到我公公。 還是換個人說故事吧。 我的母系家庭。 媽媽有一姊、一兄、一弟、一妹。 在我母親過世後,外婆受到打擊。 日日以淚洗面,終成病。 上一代男性,除了外面事業,家事都不會。 阿姨毅然決然全身心投入—— 結束工作,醫療陪伴,家務全擔。 阿姨開始了瑪莉亞生活。 姊姊一身病,眼…

蘇禕

《長女病三日書》第二日〈陷入三難的丈夫〉

我們的婚姻可謂「草率」。 一卡行李箱,我進了他們家。 我像是不被歡迎的人。 房門幾十塊不到的囍字沒有。 床鋪沒有床墊。 六坪大的小房間,硬是塞進一台小冰箱。 我直接行動,找一間分租套房住下。 我與我丈夫在外過著小夫妻生活。 三年了,始終無子女敲門。 公婆與我母親的敲門聲,倒是不間斷—— 「隔壁都生好幾個了,你們怎麼還不生?」 「妳不生一個,妳公婆會…

自由寫

「燃燒自我的故事」三日書完結|大滿貫、參加獎名單|7 月 17 日晚上作家張慧慈講座

「被過度期待的人:燃燒自我的故事」三日書經已結束,今次總共有 109 位文友參與,並歡迎其中第一次參與的 57 位作者。在這個旅程中,大家寫下被寄予「理所當然」的厚望的故事。七月十七日(四)晚上七時半(東八區),台灣作家張慧慈(小花媽)將談她的新書《長女病》和社會學想像、個人故事如何引起共感。

蘇禕

《長女病三日書》第一日〈一夜之間,我們被定位〉

她被逼雙職,我被迫長大。 喪父後,母親扛起了整個家。 我是長女,我媽的親友只要見到我,便說: 「妳要乖,要聽媽媽的話。」 「妳是老大,要代替爸爸照顧弟弟妹妹。」 在此之前,有夢感體質的我,夢見爸爸。 印象有些模糊了。 夢裡霧氣很濃,爸爸的身影很模糊。 我情緒低落,說不出半句。 無論爸爸說什麼,我都只是點點頭。 清醒後,我跟媽媽說: 「爸爸來找我了。」 「說媽媽很辛…

荒河心

Magician

最漫長、最難忍的是什麼?」 「就是來世、乃至生生世世……」 「你只要對它說三次『我不再需要你了』,」 「它就會離開的。」 ~ ~ ~ 我跪在滿架的神像前面,往地上撒手摔開兩片杯筊。 摔了就等,望向站在神像和我之間、那位我現在只想叫神婆的女人。 說她老,可能也不會太老。但那天晚上實在昏暗,除了她的外觀確定是一個本地常見的中老年婦女,作為人的相貌,我記不太清…

胃食道逆流

三日書|被過度期待的人|First Child-D3

最後一次強烈的說不。我知道自己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知道會失去自己唯一的弟弟所懷抱的親情。但我還是說了,那聲拒絕、那個字眼:『不。』

精选
精选
弗语是

《说华夏最邪恶的字句:披着圣德皮,专门吃民骨》

儒家最擅长把吃民说成仁义,把奴性粉饰成美德。从“仁”到“修身”,从“吾从下”到“尸位素餐”,再到“民以食为天”,这五个字句被一代代圣师包装成冠冕堂皇的教条,却在骨子里教民顺从、割韭菜、供血肉给权贵和鬼神享用。今日重揭这层“隐恶扬善”的圣皮,让人看见:所谓“德治礼仪”,最怕的从来不是人心不够善,而是有人不肯跪。

胃食道逆流

三日書|被過度期待的人|First Child-D2

這類事情經歷不少,但今天想說的是:升學那年,我去到第一所高中的故事。那時國三,我渴望考上那所紅外套、以美術與設計聞名的學校。我相信,三年後就有機會進入服裝設計界最具代表性的大學之一。那是我從九歲開始築的夢,一個即使遭遇霸凌也沒放棄的夢。

looking4words

大孃(3)

彼岸有花,至少像爱我们一样爱自己...

looking4words

大孃(2)

那条路上,没有自己...

looking4words

大孃(1)

阳光和牵牛花,爬满了小院的围墙...

鏡萍、飄篷

《她是長女,不是提款機》重男輕女的家族敘事與精神分析記帳簿

母親說:「阿公的行動電話,是我買的。」那是二十多年前,行動電話還是奢侈品,辦門號要一萬五。

精选
精选
為人而建

《逆流而生🌊三部曲》 下|學會游向自己的岸

🌀我不是只有一次對期待說不,也不是只有一次對人生反思。那些話我說得很輕,代價卻很重。每一次反抗,幾乎都換來一次內疚;每一次反思,幾乎都伴隨一次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