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誌社
集誌社
香港民生議題、社會故事

集誌社
集誌社
香港民生議題、社會故事
圖輯|北都收地記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隨政府落實加快建設北部都會區,今早(27日)地政總署清拆組、近日頻頻協助收地的私人保安公司,與配備頭盔、防暴盾牌的警員,組成近百人的「收地大軍」,到被納入古洞北新發展區的燕崗村收地。 據了解,有村民於門外擺放石油氣罐,表示不會離開;最終被警員、保安押走,消防將石油氣罐檢走。該村民事後表示,昨…

47人案.徐子見|「傘運」啟蒙 區選擊敗鍾樹根 中年從政 還押期間父去世
「我們會努力的撐下去,努力的生活下去,不論如何困苦,也會活下去,始終活着才能夠精彩。」徐子見 2021 年 3 月的獄中信這樣說。

九龍城重建 6| 大面積重建在即 記舊區風景消逝 潮泰社群 戰前唐樓 有何留得住?
重建在即,讓我們回顧九龍城社區和建築群的特色和價值,以及將面對的影響。

《十年》回望|導演監製十問十答 周冠威:我早把「聰明」焚掉 蔡廉明:如果沒傘運⋯
借著《十年》踏入十週年重映,回顧《十年》的誕生和經歷,反思《十年》對香港的意義。

九龍城重建 4| 《九龍城寨》取景地 逾半世紀念敬佛社 標誌金柱、跛豪「題字」招牌帶不走
「咁時代係要咁,唔通等佢冧你先搬咩?冇得夾硬堅持霸住嘅,人哋啲舊樓同埋個區咁樣,政府要做嘢,都抗拒唔到佢哋。」

九龍城重建 3|崇麟鞋業 58 年老店 原區覓舖自救 用賠償金賭一賭 現況如何?
「我𠵱家揸住鑰匙都入唔到去喇,原本屬於自己嘅地方,原來𠵱家唔係喇。」

九龍城重建2|啟華魚蛋 看淡前景 謝絕回遷 斥市建局「斷搶」 貼標語被兇或犯國安法
這片南角道獨有的風景,將隨重建消失。

九龍城重建1|源茂興記 七十年老店不獲邀回遷 兩噸普洱青餅 因重建「夭折」
方紙包茶、人手搣茶餅、自家工場烘培鐵觀音,劉氏兄弟堅守父親教晦,做茶之道七十年如一。在九龍城出生、長大、工作,臨別固然不捨,但發展巨輪下只能無奈接受。

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接近全隊有波入 跌宕中見希望
「旅程好似過山車咁,開頭好似有啲希望,之後跌落谷底,跟住又好似有希望咁。」

圖輯|快快樂樂執字粒
這家低調延續活字印刷的小店,洛陽「字」貴,吸引愛字之人慕名而來,烈日下耐心排隊,埋首字粒堆中尋寶,把握僅有的時光,「執」走心儀字粒。

圖輯|茶果嶺村 最後留守三小店
多戶寮屋人去樓空,店舖中只餘三間開門迎客。拆遷限期將至,不少遊客趕在拆卸前到訪,留下記憶。

毛家|三人團隊 四年紀錄 直面流浪動物生死 導演區焯文: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係由個人對待動物,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綠惜地球|環保先「鋒」榮休 遺憾垃圾徵費無期 嘆政府昔開放今「冷溝通」
他寄語接班人「我哋喺風雨飄搖中企喺度」,要用良心說話,提供全面的事實,堅守信念、實力和耐力。

書展受壓|香港書展「下架書」 散書祭遇「不可抗力」 「無處不閱讀」被指煽動
有書商職員指其中一本書「應該就唔會再出現,呢本應該會被消失。」另一出版社的店員指因「有人舉報」而將書籍下架。

工廈劏房|業租破產 租戶被逼遷 陷居住困局 團體倡增中轉屋助安置 房屋局:沒計劃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楊先生居於工廈的一個劏房,去年業主破產、銀行收回單位。面對逼遷,他未能申請直接入住中轉屋,要先入住臨時收容中心。有團體認為,政府應同步檢視現行安置政策,包括再建中轉屋,讓面對屋宇署清拆令,或因迫遷無家可歸的工廈、寮屋、天台屋基層租戶,可獲妥善安置。房屋局回覆指,4,480 個中轉屋單位,約有…

47人案.獲釋|吳敏兒、馮達浚、劉澤鋒出獄 馮:感謝每一位幫過我嘅人
同案入獄的被告,至今共有 11 人已刑滿出獄。暫沒有人獲刑期扣減。

綠綠賞電子化|實體積分、禮品明年 4 月退場 環團憂積分「貶值」減回收意欲
明年 4 月 1 日把「綠綠賞」全面電子化,安排將為這班以拾荒、回收幫補生計的長者帶來衝擊。

古洞清拆|黑旋風、愛膚堅「原產地」 古洞華仁行化工廠清拆記錄
設廠以來,主要生產「黑旋風」殺蟲水、「愛膚堅」皮膚噴霧,這兩款數十年間陪伴港人成長的居家用品;另一款街知巷聞的產品,則是印度從沒出產過的壯陽產品「印度神油」。

圖輯|九龍城土收程序啟動 源茂興記茶莊 潮州雜貨店葉盛行 老店告別
「每次來香港,我都覺得是我所經歷最舊的香港,因為下一次有些事物又會改變了。」

香港運動員|健力選手孤身出戰土耳其 刷新世界紀錄 「背負」香港榮耀
「但無論如何,我依然都覺得香港就是我的根,所以無論佢變成點,我都會想代表香港呢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