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新聞

@newsmarket

立志做大農!蜜棗大戶謝明樹眼光神準,押寶百香果新品種「都香 3 號」超甜帶花香

清晨 6 點,有的人還在夢鄉,但品利農場已開始運轉了。農場主謝明樹 30 年前向台糖承租農地,農場面積超過 20 公頃,以個人農民而言,是經營能力的極大考驗。儘管規模越大,壓力越大,但謝明樹打從務農開始,就決定經營「大農場」。他認為唯有穩定的產量供貨,才能吸引客戶主動上門,而非捧著辛苦種植的農產,到處尋找通路。

玫瑰花也能不施肥?李靜瑤挑戰自然農耕13年,不翻耕、不用藥肥,玫瑰花瓣飽滿,香氣耐久

李靜瑤由科技產業轉行,落腳於古坑麻園農落實自然農法,立志生產健康農產品、恢復農地環境。她曾面臨產量低落,積蓄不到兩萬元想放棄,但仍為初衷苦撐,逐漸與農地萬物共好。至今她不僅自給自足,品質優良的玫瑰深受當地果醬、烘焙業者青睞。農地生產、生態、生命、生活共好的旋律,她用豐美的農產品讓世人知道。

金牌米的誕生,來自 30 年的育種毅力!吳志文鍾愛水稻一生,為農民育成高雄 147 完美好米

吳志文育種 30 年,與團隊一同育成的「高雄147」是近年國內米界常勝軍。(攝影/林怡均) 吳志文喜歡赤腳踩地,尤其踩在最愛的水稻田裡;對於米飯,他的嘴很刁,因為終其一生都努力讓米飯更好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改場」)副場長吳志文是國內水稻育種家,最知名的代表作,是晶瑩透亮、口感Q彈的「高雄 147」米品種,屢屢在國內稻米競賽中霸佔…

碩士返鄉修農機,許成源從曳引機修到無人機,田間急救風雨無阻,三黑守護農業

如何用一個字,形容農機師傅的人生?答案就是「黑」。上班時天是黑的,工作時手是黑的,下班時天又黑了,這正是許榮倉 50 年的工作寫照。隨著農民清晨即起,隨時應援維修,無論在田間、果園或颱風泡水,農忙起來更是沒日沒夜。

神農夫婦打造全台最大有機農場,銀川米340公頃有機田,讓農民與每粒米都有歸屬

全台最大有機農場─銀川米的創辦人賴兆炫、梁美智,就是一對神農夫婦。28 年前,賴兆炫不顧父親反對返鄉種有機米,梁美智放下公務員飯碗,一起務農、賣米,一路打造340 公頃的有機寶地,滋養超過百位農民與生態。

由農業少年到專業追蜂人,魏汛益、廖原宏相伴20年,養蜜是熱情,兄弟情甜蜜

他們不是情侶,卻已互相陪伴超過 20 年。魏汛益、廖原宏在台中高農相識,一起學開耕耘機、到玉米田玩捉迷藏,一起進大學學農。畢業後短暫各奔東西,但情誼未斷線,也依然在農業路上前進。8 年前,兩人一起創業,共同養蜂。農業是他們的青春,也是共同的未來。

芭樂從一斤5元到百萬年收,芭樂先生謝鴻業30年研究,讓芭樂變好吃,農民賺到錢

30 年前,謝鴻業騎著野狼 125 前往芭樂產區,看著路邊發財車上滿滿的芭樂,招牌以大大的紅字寫著「一斤 5 元」,這位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的新進研究員不禁嘀咕:「這麼便宜的水果,我幹嘛要做研究?」

台灣鵝肉美味是藍海市場,蔡英地翻轉養鵝產業,改造養殖、銷售模式,榮獲十大神農

會計師蔡英地,是一位鵝農之子。在40歲之前,他的人生被外界認為是「人生勝利組」,在上市櫃公司擔任財務長、五子登科。直到台灣爆發禽流感,眼見養大他的肉鵝產業遭到重創,蔡英地的心裡浮現返鄉務農的念頭。

果食男子愛相隨,果醬展現台灣農業精華,榮獲世界大獎,與台灣一起發光

台灣果醬職人連續多年在世界柑橘果醬大賽嶄露頭角,2025 年拿到「三冠王」的雙金得主─果食男子,是一對多年愛侶,一位專注於熬煮果醬的黃金比例,另一位將品牌推向更遠的市場。

命中注定種花的男人,柳枝芳培育 600 種新杜鵑,紫紅花瓣如羽毛落下

柳枝芳,這個名字就像為植物而生。奇妙的是,這是一位男性花農之名,出生時,算命師為他取下這個名字,意外為男孩種下命運的伏筆。長大後,柳枝芳果然與花為伴,他像守護珍寶一樣照料著杜鵑,並用廿多年的光陰育出 600 多種「萬里新杜鵑」。算命師的手隨意落筆,卻像預知了春天會在這個人手中盛開。

讓農地千歲團,成為幸福千千歲!劉震鋐號召「青銀共農」,老農青農共耕 300 公頃雜糧

劉震鋐 15 年前返鄉成為青農,在學甲種植硬質玉米及黑豆,透過踏實耕耘得到鄉親信任,陸續承租老農無力種植的閒置農地,種植規模從 60 公頃成長為 300 公頃。劉震鋐與妻子吳詩涵合作分工,劉震鋐專心生產,農夫娘吳詩涵則導入商業模式,成立品牌「幸福千千歲」,將黑豆做成黑豆茶、豆漿,賣入王品集團,並提供企業認養農地,進行生態調查、滿足…

被迫休耕 730 天,稻農燒光存款、打零工度日,稻作協會:誰敢鼓勵青年返鄉務農?

九年前,陳泰安懷著憧憬務農,有機稻田是全家打拚的樂土,也是昆蟲與小動物的樂園。樂天知命的生活在三年前戛然而止。因政策強制停止供水,他有整整四期作無法種稻,等於被迫放了 730 天的無薪假,貸款與生活開支壓得陳泰安喘不過氣來。

讓大蒜躺平、芝麻不掉粒,鍾瑞永專攻農機27年,贏得33項專利,榮獲十大農業專家

如果請農民列出許願清單,省工好用的農機,絕對列在前三名。然而,農機的設計並不容易,相較於工業產品規格相同,每一株植物的高度、大小甚至連葉子的開展角度都不同,加上農民的作業習慣差異,「市場小,卻需要客製」,是台灣農機研發的首要挑戰。

史上無賴奧客「介殼蟲」,自帶抗敵盔甲,出事找螞蟻扛,女力大軍無法擋

論起農業界的「大麻煩小蟲」,介殼蟲肯定名列前茅。牠嬌小個體善於藏匿,擁有外殼或綿絮可抵擋威脅,由田間果樹到居家盆栽都橫行無阻,讓人恨得牙癢癢。到底介殼蟲有哪些「技能」可以如此霸道?台灣常見哪些介殼蟲?看到介殼蟲該怎麼辦?由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研究員陳淑佩為大家開課,瞭解介殼蟲,才能好好對付牠!

農業師傅好賺錢,不怕沒事做!李昆桓組隊代耕,可文可武,服務上看800 公頃

來自台南安定的李昆桓,是自行創業的農一代,他初始自己耕作,後來發現不論有無農田,只要有「務農的能力」,便能在農村生存。他組織青農團,在農閒時期當農業師傅、幫人代耕,也幫青農做文件登打,服務可文可武,收入也相當可觀。但是要幫經驗豐富的老農代耕,可沒那麼容易,如果做不好,客訴絕對火力全開。李昆桓耐心聆聽改進,一路從「奈米小…

越南農工月領四萬台幣,幫台灣農業賺更多!美濃農會另類尾牙,現場秒變越南國

前(7)日夜晚,高雄市美濃區的一家餐廳,人聲鼎沸、杯觥交錯。仔細一聽,滿場越南話噴飛,連主持活動的農會總幹事鍾清輝,都得在台上現學現賣,以不流利但有誠意的越南話唱名抽獎紅包得主,現場傳出陣陣大笑。 現金紅包得主最多者大多姓「阮」或「黎」,有人做頭髮盛裝出席,有人穿上越南國服奧黛上台,這可是一場外國農工的主場尾牙!為了感謝…

冰磚奶解密》進口冷凍牛奶加水,可加乳化劑、生乳、奶油特調,成本低廉,年流通10 萬公噸

您是否好奇,濃縮牛乳指的是什麼?是台灣或是進口牛乳?這些濃縮牛乳,就是業界稱呼的「冰磚奶」,由國外進口,冷凍可保存一年,再加入水,並視需要加入乳化劑、奶油或生乳等材料,還原成牛乳形式。冰磚奶成本不到鮮乳的四成,一年大約有10萬公噸流通於業務市場,絕大多數的超商、餐飲、飯店等業務市場的調飲,皆是冰磚奶的天下。

乳價戰爭04》該怎麼買鮮乳,兼顧荷包與小農?牛奶專賣店、團購優惠,美芝城、迷客夏都友善

消費者該如何選購鮮乳,才能兼顧荷包又能支持到本土酪農?產業指出,鮮乳冷藏宅配費用高,小農品牌鮮乳可走向地方性店面,減少鋪貨和上架壓力,政府也應調整法規,將生乳加工、銷售的權利還給酪農。

乳價戰爭03》大通路自創品牌,低價殺進鮮乳市場,大廠掀價格戰,小農品牌陷苦戰

超市裡的零售鮮乳展開價格戰,大規模乳廠中,開第一槍的正是「統一企業」。統一收購家樂福後,等於完整掌握飼料、加工乳廠、超商及量販通路,今年 1 月更為家樂福代工、推出通路自有品牌的鮮乳,目前 1.8 公升裝定價不到 140 元,一上架就造成轟動。

乳價戰爭02》紐西蘭牛乳零關稅,為何零售依然貴?乳廠定價「穩贏」公式

走入超商買牛奶,936 ml 的台灣鮮乳售價92元,一公升的紐西蘭液態乳,表訂零售價為 129 元,不少消費者好奇,既然紐西蘭牛乳已於今(2025)年1月起零關稅來台(註1),為何價格依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