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木皚
如何才能真正讓主愛臨香江
今天我們有沒有活出我們那非比尋常的道,令人追問究竟我們背後那非比尋常的道是什麼,和那位非比尋常的主到底是誰呢....(2025 年按:甚至當日被多人稱許的「黃絲教會」也公開說願意在台上的十架旁懸掛國旗 - 睇下幾時會乖乖的掛埋習毛的畫像先),請問旁人會覺得我們有什麼可以令他們得救的非比尋常的道嗎?還是,他們會覺得我們只是…

速評:英國國會通過左安樂死合法化?
草案係關於「assisted dying」,而非「安樂死」(euthanasia),兩者有很根本的差別:前者只是協助病人(?)結束生命,例如提供藥物等,但不包括由他人(如醫護人員)「拔喉」 ,這是「安樂死」才包括的 。提出草案的議員 Kim Leadbeater 極力強調兩者的分別,不能混淆

天堂即地獄?: C S Lewis《天淵之別》閱後感
有人說,小說展現上帝的無限仁慈和寬容。照我說,這樣的「無限仁慈和寬容」,大約和張曉明口中的「黨讓你們繼續生存已是寬容」沒有二致 。對這種寬容,我真的只能講「多L謝喎」 。Thanks,but no thanks。這些人住的地方永不會是「天堂」。有這班惟我獨尊論斷威嚇他人的極品,什麼天堂,其實都只能是地獄:Hell is these people。

《冼華狂想曲》
因為他知道他無論怎樣東躲西逃,到最後恐怕都難逃蒙選國的追捕。應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製造一個替身讓他們殺了,然後自己繼續在暗中策劃「蝦媽獅」的聖戰。十月十六日,當冼華看見全世界都在報道他的死訊的時候,放下報紙的一刻,他滿意地笑了。

如果我有逆轉的超能力,時間撥到早七十六年的春天
任何人面對如此藐視上主全無人道視人命如草芥罄竹難書的罪行,和極深極濃注滿鮮血和眼淚直入骨髓的傷、痛、悲、苦,卻仍然只懂說不痛不癢無味無痛的「平安了平安了」的「偽和平」,不但漠視歷史事實,甚至嘲諷有求真精神的人「咁叻你去圖書館刨書出論文做博士丫笨」,根本沒資格做耶穌基督的門徒
在一堆冠冕堂皇但卻無味無痛的宗教語言中,我們有錯過了躺在路旁奄奄一息的耶穌嗎?
耶穌卻巧妙地將問題倒置:耶穌彷彿一針見血地指出,真正問題不是我們怎樣去建構一個關於我們的道德原則倫理體系,協助我們去分辨誰是我們的鄰舍,而是「這三個人,誰是那個落在強盜手中的人的鄰舍呢?」:這個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他者」,才是倫理探問的真正主體。倫理探問的終極問題,不是「『我』應該怎樣做」或「誰是『我』的鄰舍?」,而是究竟誰才…
2 May 2024 英格蘭地區選舉 round up
1. 執政保守黨慘敗,十一個市長選舉僅勝一個(Ben Houchen,英格蘭北部 Tees Valley),地區議會議席僅勝 515 席,比自民黨的 522 席還少,是 1996 年首次 2. 甚得民望的 West Midlands(前)市長 Andy Street(保守黨)以約...
《“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 是愚蠢/邪惡的反猶口號嗎?》:一些快速寫下的雜思
「由大河直至大海,巴勒斯坦將得自由/被釋放」,口號是「Palestine」will be free,而不是「Palestinians」will be free,針對的是土地上的和平,是這片土地上不再有無辜人流的血,和對基本人權的踐踏和欺壓,而非什麼民族。事實上,這比 Likud 的原句 “there will only be Israeli sovereignty” ,溫和得多了
《打天下2》的「莊惠媽」遇見的「耶 L」是怎樣煉成的?
每當我們討論約伯記,焦點往往都放在約伯痛苦之深,或他和三友(後來加入以利戶)的辯論。但其實在一切之前,約伯記第二章有一幅雖然無聲但卻美麗的圖畫:約伯三個朋友聽到他的災禍,就從老遠趕來,一語不發地和他一起坐在地上,陪伴他七日七夜。在這圖畫中,約伯是一個遍體鱗傷家破人亡但仍然有血有肉的人,是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
我們正在走向美麗新香港嗎?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是二十世紀其中一本最著名的「敵托邦」(dystopia) 小說。在這個美麗的新世界,人們沒有生產的痛苦,沒有衰老的折磨,似乎也沒有疾病,就連死亡也不可怕。而且那也是一個沒有孤獨的地方。任何人的欲望,基本上都可以立即得到滿足。而就算偶然有什麼不如意,每個人都有一種沒有副作用的藥物 soma 去令人可以逃避現實。
其實笑傲江湖都有末日預言,你知道嗎?
東方」不敗,顧名思義,當然是指東方的大國,而這大國的武功 - 軍事實力 - 是天下第一,從未逢敵手 。值得留意的是,這大國和「紅色」有密切關係,而她最擅長的,是一根繡花 - 東方傳統技藝 - 針,暗指「間諜」 ,而東方不敗能夠不敗的原因,正如火雲邪神所指:「天下武功,惟快不破 。」因此末世其中最矚目的戰役,必然和一個東方大國出類拔萃和從來不敗的間諜戰和…
《對使徒行傳來說,耶穌從來不是局限於「聖地」的主》
正如鮑博士引用彼得給哥尼流的講章中的一句「(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指出,對這一切希伯來聖經中的重要概念「釋法」的原因,是要指出一個更深的真理:耶穌並不只是猶太人的救主,也不是局限於某個地方的「聖地」、「聖城/錫安」或「聖殿」的上帝,更甚者,在他的死和復活裏,我們也得到我們無法遵守律法後重新和上帝復和的途徑 。惟有這樣,他才是「萬…
《自古以來的聖地其實喺邊度?》
這樣的提問並非雞蛋裏挑骨頭:在一個較宏觀的角度,接受「聖地」的範圍和面積其實在歷史上𣎴斷改變,其實有助我們理解和接受任何「兩國方案」的提議:若「復國」只要求以色列大致在巴勒斯坦地上有一塊國土,這不會排除巴勒斯坦人在巴勒斯坦地同樣有一塊屬於他們的國土 。
戰爭只是 #以惡報惡 嗎?
自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 - 唔好同另一個奧古斯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混淆:有人就係因為唔識後者,才會講出聖公會是由 Henry VIII 創立的無知話) 以降,基督教的神學傳統就有所謂的 Just War theory,不但討論什麼時候才能(公義地)開戰,也討論可以怎樣(公義地)打仗 。
上帝的愛和公義,從來都十分偏心
上帝的愛,和他的公義,從來不是真空的道德原則。上帝的愛有血有肉,雖然十分偏心,但也充滿恩典。但只因我們有這一位不顧身份向小兒子奔跑的偏心的上帝,我們才能得救,上帝的公義才得已成全。認為真愛沒有偏心,或偏心就和公義不符的,或者回去好好讀聖經吧(甚至讀多四年神學 - 因為最初的四年看來沒有什麼用),少點在網上撩是鬥非…
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是獨立自主自決?
聖經究竟那裏說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是關於「我」的獨特自主自決呢?相反,耶穌明言,最大的誡命是愛:先是愛神,然後是愛人,而這愛,正如耶穌用他的生命揭示,有時甚至牽涉自我犧牲。基督宗教從來沒有教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切之前,不顧旁人死活,一味只是堅持我的願望和想法。相反,我們要在神面前彼此服侍,彼此順服
如果這是「挑戰聖經中描述的夫妻關係」,那麼第一個作出這樣挑戰的,正正是聖經本身
(原刊於 端木皚 Facebook) 很多懶於思考的人,都很喜歡將他們的「分析」和觀點止於一個個 label:例如主要人物的關係。他們會刻舟求劍地將他們心目中「關係應該怎樣」或理想的關係,「一野笠落去」現實世界複雜多變的關係中。但他們卻似乎忘記了一個很基本的「常理」:世界沒有一式...
乜「使徒行傳」無話你知,巴勒斯坦地已經唔係聖地啦咩?
(原刊於 端木皚 Facebook)以巴/以哈(瑪斯)衝突(註一)又令關於基督教錫安主義、時代論和「以色列復國」等的福音/基要派論調再受關注 。大致以言,不少持類似論調者都會將今天的以色列國和聖經中的以色列人混淆,然後基於巴勒斯坦地是「自古以來」給「選民」的「應許之地」,聲稱今天...
英國前首相 David Cameron 成為 Lord Cameron 出任外相,有什麼值得留意?
當然,在憲政民主上,更重要的當然是 Cameron 用上議院成員身份出任外相,其實係極不尋常的舉動:內閣成員一般都由民選的 議員(MP)出任,令他們可以受民選的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質詢和監察,他們也必須向民選的下議院負責 。現在由於 Cameron 不是 MP,變相令他無法受下議院監察,也不須向下議院負責。他只須向並非民選的上議院負責。
賣橙者言:原來唔使受害,都可以做受害者
其實胖虎從來都不可怕,因為最後可能仍然會有多啦A夢救你,靜香亦會過黎安慰你:最可怕既係扮成大雄既胖虎:佢會有能力帶住小夫,然後聯合多啦A夢甚至靜香「伸張正義」,殺了人還要不見血,而且仲可以一副楚楚可憐受害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