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脑

@whynot_wainao

《台湾漫游录》: “用百合小说解放女性” 一部后殖民时代的女书传奇

这部小说,是道地的台湾土产作品,由台湾作家杨若慈(笔名杨双子)著,中文原名《台湾漫游录》。此前,其日文译本《台湾漫游鉄道のふたり》(台湾铁道漫游的二人)获得第10届日本翻译大赏,同样也是台湾文学作品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儿子继承财产,女儿继承癌症”:从《姥姥的外孙》看华人家庭的现代与传统

《姥姥的外孙》(台译:《金孙暴富攻略》,港译《全职乖孙》)这部泰国电影已经在全球收获了4700万美元的票房, 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东南亚华人聚集的国家都在周和月票房的统计中夺得过榜首,在两岸三地也同样获得了高票房和高口碑以及热烈的讨论。

矽盾2.0”?全球地缘政治角力下 台湾半导体业恐无力做“朋友圈的晶片糖

如果“矽盾2.0”是台湾未来可能的“国家安全——半导体”战略的一环,那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先回答三个问题:首先,究竟什么是“矽盾(Silicon Shield)”?再者,支持“台湾高阶晶片分散至海外制造”,在实际的产业情况下,究竟意味着什么?最后,如果台湾真的想打造“矽盾2.0”,吴介民(以及支持其观点的政策团队)提出的方向,是正确的吗?

漠视“延迟退休”:言论管控之下 年轻人决绝的逃离

中国9月中旬推出的“延迟退休”方案,被一些媒体称为“近年来最具实际意义的改革”。确实,在“改革话语”日益空洞化的当下,延迟退休作为一个具体的方案,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但同时,在官方政策出台之前两三天,网上就有消息传出,有媒体受到报道指令,对即将出台的延迟退休方案,“不解读、不评论”。

“愤怒的葡萄”:当中欧贸易战的一粒沙,落到法国干邑头上

“不配合调查,关税得涨到200%,配合吧,还有可能被剽窃。”10月10日晚,在一场名为“干邑未来”的小型圆桌会议上,法国干邑跨行业协会(BNIC)负责人弗洛伦·莫里永(Florent Morillon)提到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时,语气中充满无奈。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法国干邑业,同中国社会打交道,从业者已颇有自己的心得。

老年同志的离世与伤痛:专访《从今以后》导演杨曜恺

半年前,电影《从今以后》在香港上映,杨曜恺邀请一开始协助他创作剧本的老年女同志,看看从她们的口述历史中生长成的电影成为了什么样貌。有的人去,有的人婉拒,其中一个女同志跟他说,本来要道出自己的创伤已经很艰难,她无法想像自己在电影院内,看别人饰演的她,重演她曾经遭遇的,那些来自伴侣家人的冷眼、伤害。她不想再体会多…

评沙白瑞士赴死事件:建立在特权之上的自由,无法推动女性解放

网名为“沙白”的上海女子因病情严重(患有红斑狼疮,后期引发肾衰)赴瑞士自杀一事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她生前发布了一系列视频讨论自己的病情,包括生命最后几天的记录。舆论的反应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状态,笔者认为,这些观点不只关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凸显了国内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主义者在一些常见议题上的…

以拍摄追索挚友在雪山中的死亡——专访《雪水消融的季节》导演罗苡珊

2017年两位台湾青年刘宸君、梁圣岳受困尼泊尔山区47天,3月初却在登喜马拉雅山时失踪,一直到4月26日才被找到,原来滑倒跌落瀑布受困山壁。这期间二人靠雪水和盐巴生存,21岁的梁圣岳在第47天获救,但19岁的刘辰君则在他们被救援队找到的3天前去世。本届金马奖入围最佳纪录片《雪水消融的季节》以他们的故事为基础,述说导演…

日人逃亡实录《人间蒸发株式会社》 揭隐世背后的千疮百孔

1967年,日本名导今村昌平在失意之时拍摄伪纪录片《人间蒸发》,以访谈、跟踪的手法拍摄失踪者大岛的未婚妻早川寻夫之旅。虚实之间渗透出社会上耐人寻味的一面:好好的一个人,为何突然失踪?日本每年约有8万人消失,“人间蒸发”这课题仍魂绕整个社会。德国导演Andreas作品《人间蒸发株式会社》拍摄西成区“自愿消失”的族群,他们“逃”非为了逃债,也…

“天安门母亲”尤维洁专访:六四三十五年来保守的记忆和传承

当北京一号线的地铁列车驶近天安门时,尤维洁开始陷入回忆与沉思。像每一个时刻一样,北京的地铁上满是乘客,显示着这座城市的拥挤与繁忙,而里面很少能见到年老的人。已经71岁的尤维洁站在车厢过道上,小心地握紧扶手,以抵御地铁列车刹车时由惯性引起的晃动。她明显已经上了年纪,头发看起来有些稀松,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内侧…

相隔海岸,陷入裂缝与时差——他们在台湾书写香港

对于几代香港人来说,2019年反送中运动之后,一个美好的希望曾经片刻绽放,却又转瞬面目全非。在之后的时间,很多人离开,有人留下,创作者带着心灵创痛走到他乡刻划记忆中的香港;然而记忆中的香港会否有写到殆尽的一天?自己与香港精神和肉体上的连结,经历运动又经历疫情,是否注定如断线风筝?三位在台湾书写香港的作者,梁莉姿…

黑暗遗址巡礼|台湾“安康接待室”:戒严时代民主运动者被囚禁的“暗坑”

国家暴力执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交通、建筑。半世纪内,催生出大量的监禁居留所、政治监狱、转运站、处决刑场、乱葬岗。这些地点有些早被拆除,盖了新大楼,或成为私人土地,仅有少数人记得曾发生的血腥历史;有的地方至今仍在使用,比如多个监狱与看守所;然而也有的地处偏远已荒废如墟。这些地点在台湾的历史中不断更迭,这几年来,才重…

东德斯塔西博物馆:“只有在梦中,我才是自由的”

1989年柏林围墙倒下后,大批东德民众闯入斯塔西总部,不为别的,就是想取回自己的档案。1990年1月,大批市民来到斯塔西大楼,堆积如山的碎纸映入眼帘,他们多年来秘密纪录下来他人的人生,变成足足16000袋麻袋。碎纸机早早严重超负荷而故障。统一后的德国成立档案管理委员会,整理卷宗,并制定民众申请阅读自己档案的流程。

从沙白到琼瑶,引发全民讨论“安乐死”,“死亡权”的概念为何难以普及?

这些寻求提前结束生命的人引起的热议,让传统上忌讳谈论死亡的中国社会突然间都讨论起了安乐死、自杀,也不得不思考什么才是合理的生命观,个人的自由是否也包括对死亡的决定权。

高耀洁去世一周年:民间防艾人士今何在

2023年12月10日,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医生去世。12月19日,她的葬礼在纽约近郊芬克利夫公墓举行,约200人冒雨参加了葬礼,其中包括她的亲属、与她一同从事艾滋病公益或晚年照料帮助过她的志愿者、人权律师、学者、媒体人、她治愈过的患者家属等。

中国医保集采买3分钱的药引发公众焦虑,曾受热捧的“灵魂砍价”如今不灵了?

中国人对药价的敏感度极高,在不少民众眼里,药品甚至代表了所有医疗成本。这在全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存在。欧美作为发达国家药品定价更高,可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费用也远高于药品价格。例如美国医疗开支里,住院门诊费用占比60%,药品支出仅占13%。欧美社会当然也对药价敏感,例如美国近年来对高药价也有很多讨论,但绝非如中国…

卢斯达:《破·地狱》:一场召唤都市鬼魂的仪式,唤醒香港压抑的创伤

陈茂贤编导的剧情片《破·地狱》在香港上映一个月,就已经达到1.2亿港元票房,刷新纪录,登上“最高票房港片”第一位。这种现象在事前难以想像,但确实是发生了。当一起置身于这现象之中,你才会发现原来新冠疫情带给香港人和社会的伤痕还在,有很多不能好好疏理的情绪,就像得不到超渡的鬼魂,平时被压抑着。《破·地狱》的故事,尤如开宗…

中缅泰电诈与人口贩卖拆解(下):被穷困和电诈绑架挤压到绝望的中国家庭

从泰国被拐到缅甸电诈园区的星星(王星)是幸运的,他能够迅速获救,有赖于他自身名气和亲友迅速有效的救援策略,令事件迅速转化为网络热点,能够获得中国官方的施压和泰国军方的配合。然而,在他之外仍有成千上万等待团聚的家庭不为外界所关注。

中缅泰电诈与人口贩卖拆解(上):星星赴泰入缅 进化的电诈集团魔高一丈

微博话题“演员星星(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冲上热搜第一,令缅甸妙瓦底电诈园区长期的人口拐卖问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内景唐人街》:当华裔“跑龙套”决定反抗好莱坞的剧本

《内景唐人街》的反馈较为两极。对于热衷评赏华裔题材的大陆影迷来说,有不少人认为《内》没有摆脱华裔在银幕上的的陈旧形象,仍是“熊猫快餐”,因此给予了低分。目前此剧在豆瓣上得到了7.4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