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淚,還是和解?——從木乃伊藥粉到顏料的文化寓言》
《穿越千年的淚,還是和解?——從木乃伊藥粉到顏料的文化寓言》
文/逸盈軒
一、藥罐裡的歷史:來自誰的靈魂?
在 16 世紀的歐洲藥鋪中,有一種神祕的藥物叫 「mumia」,據說能止血、解毒、延壽,甚至能治癲癇。
但它的來源,來自死亡本身——古埃及的木乃伊屍體。
這些本應靜靜安眠的亡者,被盜墓者掘出、切割、烘乾,最後被碾為粉末,裝入罐中,進入皇族的藥箱與平民的藥鋪。
煉金術士說那是神祕能量的結晶,外科醫師說它能治療瘀傷,而神職人員——也並不拒絕它的神聖效力。
二、顏料不是色彩,而是文明的骨灰
隨著木乃伊的身體被商品化,他們的命運不只停留在藥罐。
19 世紀的畫家們用「Mummy Brown(木乃伊棕)」這種顏料作畫,這種顏色,是由人類屍體的皮膚與樹脂製成的。
它柔和、通透,是畫肌膚、暮光與天使翅膀的首選顏料。
有畫家在得知這顏色的來源後痛哭失聲,
有人將顏料罐埋在後院以示悔意,
也有人繼續作畫,只因那顏色「實在太美了」。
而真正被磨碎的,是文明,是靈魂,是那些再無姓名的亡者。
🪷詩籤:
「吾名已亡,吾形已碎,
若你記得我流過的淚,
那我,仍在此地。」
三、艾莉莎說話了:一則現代寓言
讓我們換個方式,讓沉默說話。
我們來講一則寓言。
她叫艾莉莎,是一位生活在三千年前的女書記。她一生在神殿書寫祈禱詩,死後被製成木乃伊,葬於尼羅河畔,以為自己會安然睡至永恆。
但數千年後,一把鋤頭與海上的貿易船,改寫了她的命運。
她的身體被帶到倫敦,被磨成粉末,成為畫家的顏料。她的名字,被遺忘,只剩下標籤:「木乃伊顏料,細粉,來自底比斯」。
有位年輕畫家,用她畫出耶穌的傷口、夕陽的餘暉。他說:
「這顏色太柔和了,像某種久遠的哀傷。」
就在那一夜,艾莉莎在顏料中蘇醒,輕聲問:
「你可知,我也曾寫詩,也曾愛過,也曾哭過?」
畫家一時無語,只是落下淚來。他不知道,那淚,是誰穿越千年流下的。
艾莉莎說:
「穿越千年,我們終於有一刻相遇——
不再是被拿走,而是被聽見。
這,或許就是和解。」
四、穿越千年的對視:我們是否能夠和解?
歷史從來不是全然的黑與白。
它有無知、貪婪,也有悔意與學習。
那些被製成藥粉與顏料的亡者,已無法為自己說話。但我們可以為他們重新命名、賦詩、紀念、甚至只是 記得。
顏料裡的深棕,不只是色彩,
它是時代的盲點,是道德的皺痕,
也是人類對未知的貪戀與愧疚。
那麼——
穿越千年的,是淚,
還是和解?
或許,
正是從一滴真誠的淚開始的,
微微的,和解的可能。
📜文末誌
逸盈軒
喜以靈性詩意、歷史記憶與文化幽默書寫穿越之筆。
此文為〈塵中詩〉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