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盈軒
字裡藏醫《吃飯不香,不是胃弱,是膽口沒開》
吃飯要靠膽開,膽要靠肝推。肝氣不舒,膽就不出;膽不出,胃就不和,飯就不香。
《字裡藏醫小誌・陳》
陳之貴,在布;陳之敗,也在布。若能布而不執,守而不藏,土中自會生花,而非埋金。
🩸《字裡藏醫・國族病篇》
解毒中國人:你內心的那個「佔便宜的他
🌿《瓶中的氣息》
當靈魂學會用植物呼吸

《字裡藏醫・社會診卷》篇名|〈利益漩渦裡的情感病人〉
有些病,不在身上長,在心裡發。當愛被用來計算,整個社會的氣就不歸心,人與人之間,只剩「濕」與「毒」。翟欣欣案,乍看是一宗婚戀糾紛,實則是一場情感倫理的病灶。它讓人看到一個社會的「價值炎症」——當利益滲進情感、當愛被用來計算,整個身體(社會)就開始發燒。中醫有句話:「氣不歸源,百病由生。」愛若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從利心出發,這股氣就不會回到「心…
🪞《字裡藏醫・葡萄葉》
異鄉的酸:身體的收斂之術
🌾禾苔:蒸起米香的田野年糕
它像極了田裡割過稻穗後留下的禾梗意象,也像手搓出的勞作痕跡,靜靜排成一列,等著蒸氣的溫潤來喚醒米香。
【字裡藏醫|力】
《力從地起:當身體記得如何站穩,人生也開始通了》
🧏 歷史的影子與思想的缺口
這篇散文以一則網絡留言「功德林出來的哪個有事?傅作义這種人還能當官,你們就是缺乏思想上的改造」為起點,探討留言背後隱含的歷史、政治與社會思考。
《氣血之河:身體的暗結與光流》
氣血如河,在體內流動,滋養全身。阻塞的氣結是身體的訊息,映照壓力、情緒與疲憊。透過伸展、呼吸與自我覺察,河流重新暢通,身體柔軟、心靈安然。每一次流動,都是與自己和解、回到當下的契機。
《交公糧、補年份,與海外華人的無聲質問》
他坐在异国的房间里,手握新护照,屏幕上播放着YouTube的视频,讲着社保、退休金、海外政策。看着别人轻描淡写地说祖国的新资讯,他忍不住笑了笑,眼神却飘回那遥远的秋天。 小时候,他看着整整一车谷子被拖拉去交公糧——不是一小袋,而是整厅的谷子,满满一车亲自送过去给国家。家人能留给自己的,不多。那拖拉的过去不是未来,没有补贴,是无偿的…
🍵《從葛粉看中國人的腸道哲學》
— 一碗清粉,洗盡塵俗,通心腸 —「腸清,氣通,心定;一碗葛粉,清的是宿便,潤的是風骨。」——【逸盈軒】腸道開光咒
《屎裡的未來藥方:微生物療癒的下水道革命》文/逸盈軒
「未來的藥,不是從實驗室來,而是從你沖掉的馬桶水開始。」城市的脈搏,在夜裡靜下來時,仍有一個系統默默地流動——它就是下水道。被丟棄的、被排出的、被視為污穢的,匯成了一條暗黑河流。但在這條河流中,科學家正挖掘著下一個療癒世界的秘密武器:屎中的微生物。
🌑《穿越千年的淚,還是和解?——從木乃伊藥粉到顏料的文化寓言》
願我們對萬物的使用,都先以一問開始:「你是誰?」願所有沉默的靈魂,在歷史的風中被聽見,願理解勝於佔有,願時間不只毀壞,也能修補。——逸盈軒 書
《糞中的奇蹟:從穢氣到生機》
人類的偏見,有時藏在鼻息之間。糞,這個被視為「最不登大雅之堂」的物質,自古以來在人類文化中常與穢、厭、腐敗、死亡相連。然而,若從自然的邏輯、生命的循環與更高的哲學眼光來看,它從來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開始。腐朽與誕生,本為一體兩面。
為什麼窮人的孩子真的難翻身?
本文探討貧困家庭出身者在社會流動過程中所面臨的多重結構性障礙。通過對視野限制、缺乏引路人、風險承擔能力弱以及社交資源匱乏等因素的分析,揭示貧困階層固化背後的深層邏輯。最後,文章提出突破困境的可能策略,意在開啟對「翻身」命題的更深層反思與行動路徑。
井底之蛙寫字日記:寫的不是世界,是我家的煙火
看了 Matters 上其他人的文章,有時候我會慚愧得不敢開新頁。他們談哲學、論文學、寫城市、寫政治,而我寫的,是怎樣煮粽子、怎樣翻稻穀、怎樣用耳朵聽米轉飯。我曾懷疑過,這些到底算不算「值得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