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藏醫・社會診卷》篇名|〈利益漩渦裡的情感病人〉

逸盈軒
·
·
IPFS
·
有些病,不在身上長,在心裡發。當愛被用來計算,整個社會的氣就不歸心,人與人之間,只剩「濕」與「毒」。翟欣欣案,乍看是一宗婚戀糾紛,實則是一場情感倫理的病灶。它讓人看到一個社會的「價值炎症」——當利益滲進情感、當愛被用來計算,整個身體(社會)就開始發燒。中醫有句話:「氣不歸源,百病由生。」愛若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從利心出發,這股氣就不會回到「心」的源頭。它在外漂浮、尋找依附,最後積成濕、化成毒。



【字源啟意|「利」】

《說文》:「利,鑊刀也。」「利」本為刀刃之形,
能割能傷,也能開通阻塞。
當「利」入人心,若不以德為鞘,
便成為彼此割裂的鋒刃。

「利」之本意,是通達;
而今之「利」,卻多成為貪慾的代名詞。
這個字,本身就是一場社會的病理圖。


【社會病理|三重病象】

🔹 一、婚戀濕氣重
情感變成算計後,關係便失去清明。
濕氣代表混濁、拖滯、不清不楚。
當愛不再純粹,社會整體氣場就變得黏膩。

🔹 二、信任肝火盛
肝主疏泄而惡鬱。
當誠信失衡、情感互疑,
「肝氣鬱」化「火」,成了怒與妒。
社會的爭端與對抗,也從這裡生出。

🔹 三、貪欲痰毒凝
「痰火互結」是最難治的病,
貪慾與恐懼互養,成為慢性毒素。
表面是聰明與精明,實際是氣血失衡。


【診斷詞】

心氣不正、濕火內鬱、痰結於情。


【療癒三問】

1️⃣ 你愛的,是人,還是人背後的安全感?
2️⃣ 你要的,是陪伴,還是交易?
3️⃣ 你是否還相信,有不計算的善意?


【調氣之法】

💨 觀心如呼吸
每日靜坐三分鐘,觀察「我想要的」從何而起。
氣若生於懼,便先緩;氣若生於愛,便行之。

🔥 以行化濕
清理生活中多餘的慾望與物件,
讓心的「通氣」回歸自然。

💧 以誠解毒
說真話、做實事,
誠是最強的解毒劑。


【結語】

中醫說:「醫病先醫心,醫心先正氣。」
法律能治罪,卻治不了人心。
願我們在利與愛之間,
重新學會「以德為鞘,以心為刃」。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逸盈軒我是 逸盈軒。來自嶺南,現在住在三藩市灣區。 喜歡寫記憶裡的灶頭、火苗、米香與人情。 一直相信:童年的瓦煲與柴火聲,是我們對世界最初的理解。 若你也懷念,那些米湯與鹼水粽的味道,歡迎坐下來一起聽聽火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字裡藏醫《吃飯不香,不是胃弱,是膽口沒開》

《字裡藏醫小誌・陳》

🩸《字裡藏醫・國族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