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oratsang852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重新定義奢侈品中的企業社會責任:以 LVMH 集團旗下的 Loewe 與 Loro Piana 為案例研究

doratsang852
·
·
Loewe 和 Loro Piana 同屬 LVMH 集團,但它們在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實踐上卻展現出不同的優先次序。Loro Piana 傳統上專注於其傳承與材質,但在勞工標準的道德控制上卻顯得薄弱。相反,Loewe 則高度重視環境實踐,並領先於其他奢侈品牌。
image created by Gemini

CSR 作為奢侈品牌的重要基準

CSR 已成為今日奢侈品牌的一個重要基準。CSR 包含三個面向:

  • 社會層面(包括勞工權益、社區影響、多元化與人權)

  • 環境層面(氣候行動、資源使用、污染控制)

  • 治理層面(透明度、道德與合規流程)

這三個維度缺一不可,共同構成可持續品牌管理的基礎。

案例研究:Loro Piana 與忽視勞工權益的代價

近期涉及 Loro Piana 的勞工爭議,凸顯了奢侈品牌若忽視 CSR 的社會面向,將承受重大的風險。根據《金融時報》2025 年 7 月的報導,LVMH 旗下的 Loro Piana 因涉嫌剝削工人,被米蘭法院置於司法託管之下。調查顯示,該品牌將生產外包給未經授權的供應商,工人時薪低至 4 歐元,且每週工時高達 90 小時,工作環境不衛生。雖然 Loro Piana 本身並未受到刑事調查,且若能在法院設定的 12 個月期限內遵守法律規範,託管令將被解除,但這場醜聞已明顯損害其品牌聲譽與形象。

根據 LVMH 2025 年上半年的財報,其時尚與皮具部門(包括 Loro Piana)有機銷售額下跌了 9%,而 Louis Vuitton 等品牌仍持續領先。Loro Piana 過去一直展現出強勁增長,年營業額估計超過 25 億歐元,且在 2023–2024 年維持兩位數的增長,但此次醜聞無疑削弱了其 2025 年的發展動能。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包括 Armani、Dior、Valentino 和 Prada 在內的其他奢侈品牌,也曾涉入勞工剝削的醜聞,顯示勞工權益問題在該產業中普遍存在。

Loewe:以環境領導重新定義奢侈

與此同時,Loewe 則透過聚焦環境層面來重新定義奢侈。早在 2015 年,Loewe 就開始投資綠色能源項目,領先於許多奢侈品牌。自 2016 年以來,Loewe 自營工廠便遵循國際環境標準,展現出其打造可持續企業的承諾。

當 Jonathan Anderson 在 2013 年成為 Loewe 創意總監時,他便相信時尚能夠幫助保護環境。Loewe 最著名的永續倡議之一是 The Surplus Project(剩餘計畫)。該計畫不是丟棄工廠剩餘的皮革與布料,而是由 Loewe 的工匠將其再製為包袋、鞋履與配件。Loewe 也在探索新型環保材料。2025 年,該品牌與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種由橙皮與木漿製成的布料 Citrea,並應用於 Paula’s Ibiza 系列。這證明了 Loewe 不僅在回收,更在創新方式以減少環境傷害。

然而,Loewe 的努力仍存在疑問,即其環保實踐的規模與透明度。剩餘計畫與植物基材料主要出現在限量版或季節性系列,而非核心產品線。截至 2025 年,該品牌尚未公開其總產品中有多少比例使用經認證的永續材料,因此難以全面理解其實際投入規模。

補充而言,2025 年 BLACKPINK 成員 Jennie 在世界巡演開場時,穿上由韓國設計師品牌 LEJE 打造的特製賽車服,使用了蘋果皮革與韓紙皮革等永續材質。這反映出奢侈時尚品牌愈來愈傾向於環境永續的方向。

強化社會支柱:奢侈品中的正向勞工實踐

雖然 Loewe 在環境倡議方面領先,但同樣需要關注在 CSR 的社會面向中做出積極貢獻的奢侈品牌,特別是勞工權益。愛馬仕(Hermès)便因在透明度、就業與永續性上的表現而獲得肯定。

2024 年,愛馬仕在「透明獎」的 SBF 120 公司中名列前三,於「盡職調查計畫」類別中獲獎。該獎項嘉獎其在識別與處理人權、健康與安全、以及環境等重大問題上的努力。至於 Bottega Veneta、Chanel、Prada 與 Brunello Cucinelli 等品牌,則遵循 SA8000 標準,該標準要求供應鏈遵守道德勞工實踐,強調安全的工作環境、公平待遇以及工人權益,以確保供應商的道德標準。

治理在道德奢侈中的角色

除了環境與社會層面,治理在 CSR 中也扮演關鍵角色。根據 Loewe 官方網站,其「品質與永續政策」強調公司管理與整個供應鏈中遵循道德與倫理價值。這份政策突顯了該品牌將品質與永續性整合至其商業模式的承諾,確保其營運中的責任實踐。這些措施有助於建立利害關係人的信任,並反映品牌對問責與負責任管理的承諾。

為了提升透明度與問責性,LVMH 聯合 Prada 與 Cartier 推出 Aura 區塊鏈聯盟,為產品建立數位護照。雖然 Loewe 尚未公開確認是否已整合區塊鏈技術,但 LVMH 集團的參與顯示這可能是未來的透明化策略。

然而,相較於環境與社會層面,治理是最難以判斷是否真正落實的。這是因為缺乏第三方驗證與公開的強制執行機制。不同於社會面向已建立 SA8000 等標準,治理實踐往往難以區分真實落實與表面合規。

根據 ECDB 的數據,Loewe 在環境永續與治理上的承諾,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轉化為可觀的財務成果。2024 年,該品牌的線上收入約為 1.008 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 25–30%。其中,Loewe 官方網站 loewe.com 的收入為 1.01 億美元,亦實現了 25–30% 的增幅。這一數字突顯了 Loewe 成功的數位策略,以及消費者對線上奢侈購物日益增長的偏好。這些數據證明將 CSR 納入業務運營,不僅能推動盈利,也展現了其與財務成功的契合。

消費者轉向:為何 CSR 能推動盈利

根據麥肯錫公司 2024 年的報告,全球超過 65% 的奢侈品消費者認為永續性與社會責任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年輕一代(Z 世代與千禧世代),其中有 75% 偏好擁有強大 CSR 承諾的品牌。

結論:邁向奢侈品牌的整體 CSR 模式

由此可見,CSR 並非單一面向的努力。奢侈品牌必須採取整體策略,確保道德勞工實踐、積極追求環境永續,以及維持透明治理。雖然 Loewe 在環境與治理上的表現值得肯定,但若忽視如 Loro Piana 一樣的勞工權益問題,則將根本性地破壞整個 CSR 架構。

CSR 不再是可選項或僅僅是行銷的附加物。它必須深入商業模式的每一個部分,從供應鏈倫理到環境創新,再到公司治理,才能真正滿足當今消費者的期望,並為品牌形象的未來奠定基礎。

Loro Piana 的案例並非孤例,而是揭示了奢侈品牌 CSR 機制的薄弱。許多奢侈品牌雖然投資於 ESG 報告與供應商行為準則,但若沒有嚴格落實便無法成功。傳統的第三方審核若缺乏現場驗證,根本無法發現深藏於多層供應鏈中的勞工侵害問題。未來的審核應該是突擊性的、現場的檢查,並結合透明的供應鏈追蹤。

在一個品牌形象至上的產業中,積極治理已不再是選擇。一旦醜聞爆發,消費者便會開始追問表面之下隱藏著什麼。隨著奢侈產業的發展,那些能夠全面整合 CSR 的品牌,不僅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將在未來數年內樹立負責任與可持續奢侈的新標準。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