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上的喧嚣
除了一些特定的景点之外,我真不觉得在日本的电车上最吵的是中国人。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中国人还是表现得比较入乡随俗的——只是不知道这种入乡随俗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睡眠不足导致他们没有力气去喧嚣。
在电车上最为闹腾的当属小孩子。虽然在早晚高峰期很少能看到他们,但只要是休息日,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很多人都以小孩子不懂事为名,对他们的喧嚣视而不见甚至以“宽容”的表象去彰显自己对小孩子的爱。我则不同,我觉得吵闹就是吵闹,我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虽然不至于在电车上发作,但一定会利用各种机会聒噪几句。我甚至觉得,既然日本能想出女性专用车厢这种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想出小孩子专用车厢呢?而那些标榜可以容忍小孩子噪音的人在我看来则更是可笑。如果是能容忍父母的无奈,我倒是可以理解三分,但是对于小孩子发出的噪音(尖叫、跺脚、大声唱歌),我并不觉得这跟施工噪音有什么区别。那么既然这些人都能够容忍对人体有害的噪音了,为什么不能容忍人在车厢里吸烟呢?起码吸烟的人还会保持安静吧?
其次吵闹的就是日本的体育少年和精神小伙。我觉得他们总是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在电车上大声说笑。他们的噪音跟小孩子的不同,一开始会让我误以为我可以忍受,于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去看书。直到他们无聊的高嗓门刺穿我的降噪耳机,我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这些人是多么的吵闹。如果仔细听他们的对话,我甚至弄不清楚他们这样高声说笑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好像是在彰显自己上了电车以后依然有打扰到别人的超能力一样,他们的聒噪有时让我感到比小孩子们更过分。起码小孩子的吵闹可能是无意识的,而他们又算什么呢?是发情的猫吗?
再往下,大概就是日本大妈们了。相对于前两者,日本大妈的吵闹依旧算很斯文了。但大妈们那种喧嚣的持久性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也会扰动一些人的神经(比如我)。好在绝大多数大妈的嗓门无法完全穿透降噪耳机的护盾,忍忍,还是可以过去的。
当然,我这么挑剔也不是在为老中开脱。日本有几个特殊的景点,老中的喧嚣绝对是灾难性的。在这里我就必须要点名江之电了——这趟电车绝对是喜欢安静的人的噩梦,是十八层地狱的地下室。如果运气够差,你可以看到所有在中国国内电车上的情景:高谈阔论的老中,抖音外放,甚至直接在电车上打视频电话的人们。尤其是镰仓高校前附近的几站,我相信樱木花道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仅仅是等了一下电车就给当地人带来了无穷无尽、似乎永远看不到边际的灾难。也正因为此,江之电和江之岛也被我彻底拉黑,变成了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再去的地方(关于拉黑江之电甚至江之岛,其实还有另一个故事)。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对声音过于敏感或是过于入乡随俗吧。那点噪音,也许在本地人眼里真的不是事儿呢?但不管怎么说,每次坐上电车,我都在期盼一个可以安静看书和单纯地听电车隆隆声的环境。只是不知为何,近些年,这种期盼渐渐变成了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