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

@distant_land

国立西洋美术馆与人类幼崽

第一次去国立西洋美术馆大概是8月份,那时候远在加拿大的亲戚回国探亲,中途在日本转机,于是被迫卖父母的人情,就带他们去那里了。 说实话那时候简直是灾难,因为亲戚还带着两个孩子,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最不喜欢小孩的(虽然不至于当面发作,但每每都会憋出内伤)。那两个孩子给我的最大印象一个是多动(看到疾驰来的电车…

联谊

联谊是朋友介绍的。一年前,感情生活出了点问题(其实就是单相思后被骗),朋友于是介绍了这个联谊。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参加,着装打扮,言谈举止什么的还比较注意,时间长了才发现注意什么都没用。那就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在那里找不到另一半是正常的,如果找到了,才是灾难的开始。 我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不…

丰洲

今天去了丰洲(豊洲)。 丰洲和台场都是散心的好地方。虽然都是清一色的海和楼,但宁静的岸边、温柔的海风,让我即使坐在那里,也能享受到平日难以享受到的安宁。不过,丰洲的特点是宁静与喧嚣并存。想要安静一些,就沿着东京湾走一走,总能找到安静的、别人难以打扰到的角落;想要热闹一些,就去丰洲公园——那里有很多餐饮店和各种活动。最让…

子规庵

今天去了子规庵。 关于正冈子规就不赘述了,随便谷歌一下,得到的答案都比我写得详尽。总结一句话就是他的人生只有34年,但写出来的东西够我自焚两次。而子规庵,就是正冈子规晚年的居所。想去那里看看是因为最近正在同时看日剧《坂上之云》和原版小说,所以才对这里产生了兴趣。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正冈子规所拥有的仅仅是…

转职

因为想提高收入,所以考虑转职。 我发现对于能力一般的外国人而言,在日本转职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容易过度依靠猎头以及各种转职app(包括官方性质的职业介绍机构,比如Hello Work)。最近看过一组日本内阁官房的数据,在想雇佣外国人的企业中,其实只有11%左右会通过以上渠道去招人。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一些相对传统的手段(比如在公司的…

介护缺口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查了一些关于介护的数据,发现日本介护业的缺口竟然如此之大——13万5千人,而在这个行业上,拥有相关资历的外国人不过四万人左右(相当于老中在日本IT产业里的总人数),其中印尼和缅甸人最多,都是一万多人,而老中只有一千多人。 而所谓介护,简单点来说就是照顾老人或是残障人士的专业人员。用老中话术来讲就…

电车上的喧嚣

除了一些特定的景点之外,我真不觉得在日本的电车上最吵的是中国人。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中国人还是表现得比较入乡随俗的——只是不知道这种入乡随俗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睡眠不足导致他们没有力气去喧嚣。 在电车上最为闹腾的当属小孩子。虽然在早晚高峰期很少能看到他们,但只要是休息日,总少不了他们的…

高田马场的俄罗斯套娃

本想去高田马场尝尝湖南木桶饭,没想到吃到的确是俄罗斯套娃饭——唯一的“木桶”被两块金属挤在中央,的确是有种套娃的既视感。好在味道还可以,牛肉炒得比较嫩,油嫩适中。倘若不是对食材本身有什么忌讳,这家的东西可以算是老少咸宜了。 只是不知道这家店是否是湖南人开的,可千万别像那些林林总总的台湾小吃,店主都操着标准的黑…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