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职

他乡
·
·
IPFS

因为想提高收入,所以考虑转职。

我发现对于能力一般的外国人而言,在日本转职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容易过度依靠猎头以及各种转职app(包括官方性质的职业介绍机构,比如Hello Work)。最近看过一组日本内阁官房的数据,在想雇佣外国人的企业中,其实只有11%左右会通过以上渠道去招人。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一些相对传统的手段(比如在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公示求人信息)。所以,如果只依靠那些中介性质的机构去找工作,选择面就会窄很多。

另外,我发现一些转职app有一个负面效果:容易让求职者放弃方向感,甚至丧失求职动力。这是因为它们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而缺乏针对性的海量信息会让人感到十分疲惫,从而产生没有针对性的海投。最后,重复的失败会导致求职者丧失动力甚至自信。比如doda,他们的资源真的很多。但当他们通过各种神奇的系统一天给你发二三十封求人信息时,你就会从最初的好奇到疲劳,最后到无视大部分邮件。当然,无视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不清楚那些邮件仅仅是猎头为了完成任务而乱发的,还是系统根据关键词的匹配而随机发送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很多私塾方面的求人信息会发到我这里,都是辅导日本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考学的。用脑袋想一想:纵使你的学历再高,日语再好,有哪一个日本父母会在如今的社会舆论下将自己的宝贝儿子和宝贝女儿交给你一个猥琐的老中大叔?老中在这个行业上丝毫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希望。不过这个道理,日本的猎头们不会明白。因为他们不是人人喊打的老中,不可能理解老中的处境。

不过,外国人过度依赖转职app和Hello Work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它们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即使在海外,也有人免费帮你,所以一定没问题的。但其实这些人只能给你提供一些有限的参考,根本没有能力真正地帮你——因为他们不是外国人,无法百分之百地理解你的处境。所以我相信,真正能帮自己的,只有自己。相对而言,动用人脉、自己查询公司主页上的求人信息反倒更有效率。我这边就是这样的:其实我只面试过一次,但却相当有进展(虽然还不能完全确认最终结果)。

另外一个转职误区就是地域限制。熟悉日本的人大概都知道,能给外国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也就是关东和关西中的那几座城市。有些老中觉得人多的地方比较卷,反而不好找工作。但当你把眼光投向乡下时,你会发现那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外国人——甚至根本没有人。就算能侥幸找到一些养鸡养猪的活,入管局能否给你工签也是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他只能在熊本的某座城市找工作。但他很快发现,就连号称资源丰富的猎头们,也对他爱莫能助,但其实他的能力和资历真的很不错(起码比我好很多)。所谓世外桃源,对于要在日本找工作的外国人而言是不存在的。可能有人要蹦出来反驳:熊本那边不是有台积电吗?我要说:别忘了,你是老中。

总之,祝那些只想在日本安静生活的外国人(包括老中)们安好吧。我是衷心希望那些能够入乡随俗、遵纪守法的人都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归宿。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已。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他乡在他乡寻找曾经的自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国立西洋美术馆与人类幼崽

联谊

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