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wqw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把第八識淨化,便是趨吉避凶之基本法則.

wqw
·
·
儲藏在阿賴耶識的意念和行為,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報於來生,這種力量,叫做「業」。 善的業,來生自然得善報;惡的業,來生自然受惡報。

(以下若有疑義,應該再研究再改正)

書中記載:「一個人在世間所想的、所做的一切善的、惡的念頭和行為,都會一一儲存在人的第八識,也就是阿賴耶識之中,阿賴耶識有儲藏的功能,所以又叫做「藏識」。當世人輪迴之後,這些儲藏在阿賴耶識的意念和行為,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報於來生,這種力量,叫做「業」。 善的業,來生自然得善報;惡的業,來生自然受惡報。 天、人、阿修羅是三善道,地獄、惡鬼、畜生是三惡道。....」

第八識中若存放善業,緣熟時就會呈現出善果,若存放惡業,緣熟時就會嘗受惡果苦果。所以,命運除了可以說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是一種相似覺.幻覺),也可以說是被業力所掌控(這是從因果實際面來看)。因此,努力修善積德,就能製造善業善福,獲得善果,也能抵銷惡業,抑制惡果之顯發,使之大災化小;懺悔自心,斷止製造惡業,可以避免障礙福果之彰顯,以及避免陷入災禍苦果之中。因此,存入善業因,消除惡業因,把第八識淨化,便是趨吉避凶之基本法則。

俗話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就是指第八識之業因種子,緣熟時就會兌現出來,展現出前七識,亦即果報。種子與果報之間,即是因與果的關係,也就是因緣果報。種子兌現出果報稱之為現行,果報又回藏入種子海稱之為回薰。現行、回薰,一生、一滅,只在剎那間。整個天地宇宙就是由無數之剎那生滅串接而成,就如同卡通動畫之畫面串聯一般,流動不歇。

平日斷惡修善以積德,除了可以淨化業因種子以外,同時也是在累積福慧。累積到某種程度的福慧德能資糧能量,便能跳脫六道輪迴,然後再持續精進累積能量,最終可以達到圓滿之佛果(金仙、至聖...)境界。第八識猶如一個水桶,淨化業因種子就像把水桶清乾淨,累積福慧德能就像添加淨水。一般原靈初生之時,如同乾淨的水桶,卻無法立刻證道,就是因為裡面只有一些水,也就是能量不足,所以無法立刻證得圓滿果位,於歷經塵轉劫磨淬練之後,累積到福慧具足,最終方能證真。

眼見前方一棟房屋,以為有一棟房子存在,其實只是眼識的作用,房子並非真實存在。海天連成一條水平線,以為地球表面是水平面,其實地球是圓的;前者是幻覺,後者才是實相。根據佛法五重唯識論,一切外境物質諸般萬象皆是空幻不實,唯有心識作用是真;再進一層來說,心識亦是空幻不實、海市蜃樓,唯有真如本性(上帝、道..)是真,一真而惟一。

福慧具足,這裡的慧是指"般若智慧",以了悟萬法皆空之道理的智慧為基礎,相應無窮之智慧。六度萬行,是佛法中教導修善積德之方法參考,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中必須以般若為導引,所行便是真善、無為、無私、三輪體空、慈悲、清淨、仁慈...,有助於破解我執、法執等;否則,若無般若為導,其餘五度如盲,不慎亦會積造惡業。也就是說,了悟萬法皆空之道理,以般若空慧為諸多善行的中心,以無為無私去力行諸善,便是真善;否則,夾雜貪嗔痴欲與私心而行,雖然建造五度之善業,但由於居心不正,同時也容易積結惡業或魔業,若不慎墮入魔道,於魔道中又造惡,待魔福享盡,仍會墜入地獄中受苦刑。

既然一切皆空、無常,所以不要太迷戀;既然一切都是因緣果報,所以要努力止惡修善。

綜之,平日除了工作、休閒娛樂的既定模式之中,尚宜仔細審查自己的身口意是在積福或耗福?消業或造業?例如殺生是造業,餐飲業卻仍然大量斫殺,饕客則犯下助斫殺,卻總是視若無睹。人生重要的方向,就是努力修善以消惡業,努力降伏貪嗔痴等煩惱,努力保持真誠無私之真心,若能持續精進不懈怠,一朝累積足夠的福慧資糧,尚且能跳離六道輪迴之苦海,開創光明的未來,獲得真正的喜樂。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