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閱讀分享: 別再跳脫舒適圈
微故事+閱讀分享: 別再跳脫舒適圈
(以更少的壓力和更持久的心流狀態,創造真正熱愛的人生)

香港的夜晚,霓虹燈總是不甘寂寞地閃爍,而(阿靜)卻在辦公室的冷白光下,反覆修改著她的第一百份設計稿。她的人生,彷彿被困在一個無形的(生存圈)裡。追逐 deadlines、滿足客戶、對抗疲憊,卻忘了上一次真心微笑是何时。
某個加班夜,她在便利店的書架上瞥見一本書:《別再跳脫舒適圈》。封面是柔和的藍色,沒有激勵口號,只有一句話:(真正的成長,從接納自己開始。)
她買下它,像抓住一根稻草。
讀著讀著,她發現這本書與她過去讀的成功學截然不同。作者提出(舒適圈並非停滯,而是成長的源頭),並用心理學理論解釋,為何人不需要強迫自己進入焦慮狀態才能進步。阿靜嘗試書中的(舒適圈流程),她先定義自己的現狀,用(SEE金字塔)分析自己的安全感、展現力與愉快感,接著,她擬定目標,不再強迫自己成為(社交達人),而是接納內向特質,專注於深度設計,最後,她學會(搭支架),尋求同行支持,而非孤軍奮戰。
她開始實踐(辦法型思維),面對難搞的客戶,不再抱怨,而是聚焦解決。她甚至製作了一張(舒適圈願景板),貼上她真正渴望的寧靜生活與創作自由。
然而,她也不是完全認同這本書。她覺得書中有些觀點過於理想化,例如(舒適圈可無限擴展),現實中,香港的樓價、競爭壓力,豈是一句(保持舒適)就能化解?她也懷疑,一味追求舒適,會否讓人失去拼搏的銳氣?但她仍選擇吸收其中實用的部分,並以自己的節奏前進。
半年後,阿靜辭去工作,成立個人工作室。她沒有成為超級企業家,但她終於能在安全感中創作,在愉快感中生活。她明白,這本書不是萬能答案,但它是一道光,照亮另一種可能,成長,不一定需要痛苦,也可以從接納與平衡中誕生。
或許,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安慰,你不必永遠衝鋒陷陣,有時,停下來擴展內心的舒適,才是真正的勇敢。
微故事完!
書名: 別再跳脫舒適圈:以更少的壓力和更持久的心流狀態,創造真正熱愛的人生
作者:Kristen Butler 克莉絲汀‧巴特勒
譯者:姚怡平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語言:繁體中文
書本分類:心靈勵志
書籍概述
由暢銷書作家兼正向力量社群執行長克莉絲汀.巴特勒(Kristen Butler)撰寫,旨在顛覆傳統(跨出舒適圈才能成功)的觀點。作者以自身經歷結合心理學理論與實用技巧,提出核心主張。
書籍重點詳解
(一) 舒適圈是成長的源頭,非停滯
傳統觀念誤解舒適圈為阻礙,實為可擴展的空間
心理學定義:焦慮中立狀態,以有限行為達穩定表現
真正成長來自舒適圈內持續探索與擴展,非強迫進入不適
成功人士常在舒適圈內從事熱愛且擅長活動,運用適應、搭支架、想像等方法擴展範圍,進入心流狀態
(二) 三種人生圈層
自滿圈:表面滿足實則缺乏動力,被恐懼束縛,需突破現狀
生存圈:充滿壓力過勞競爭,犧牲健康換取短期成果,不可持續
舒適圈:安全感與愉快來源,展現真實自我,自然追求目標,可擴展實現成長
(三) 舒適圈流程三步驟
步驟一:定義現狀
運用SEE金字塔評估安全感(設界線與自我照顧)、展現力(依價值觀行動)、愉快感(樂趣投入感恩創造)
步驟二:擬定目標
想像擴展的自我,製作舒適圈願景板,運用肯定語強化信念
步驟三:指引執行
適應新事物並搭支架融入,改用辦法型思維,借助光彩者關係支持,保持強大立場應對挑戰
(四) 其他重要概念
搭支架:尋求幫助學習技能觀察他人
辦法型思維:聚焦解決問題非抱怨
靜坐:訓練專注強化平衡提升情緒智力
強大的立場:內心確知真理指導行為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巴特勒,不但是一位備受歡迎的作家,更是全球擁有廣大影響力的「正向力量」社群的掌舵者,凝聚了五千萬支持者。其卓越的企業才能,於2022年榮獲《成功雜誌》新興企業家獎的肯定。她以其在個人成長領域的領導地位、筆耕不輟的熱情,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秉持著開闊的視野與真摯的情懷,矢志推動社會向上提升。
譯者簡介
姚怡平,來自台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翻譯家,至今已累積五十部譯作,涉獵廣泛,包括《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成大事者,懂記仇》、《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為何時間不等人》、《陰屍路的黑暗療癒》、《叢林之書》、《格雷的畫像》等。其譯筆精湛,深受讀者喜愛。
記得: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記得,不管是健康資訊,書籍的分享,都是參考。每個人都不同,身體結構,思想價值,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更不要弄得神化。最想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身心都感到舒適。
全篇文章完!
寫作日期:2025年9月11日
完成時間 : 9:39a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關於我:tonkabean.me/
其它閱讀分享:
我的故事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