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和好的世界成為酵母:評《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作者:凃京威
2025年9月14日,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迎來生命旅途中的第70個生日。去年此時,時任教廷主教部長的普雷沃斯特樞機(Cardinal Prevost)大概無法想像,365天後,他會以全球14億天主教徒領袖「伯多祿繼承人、羅馬主教、天主的眾僕之僕」的身份,慶祝及迎接他的70歲。
教宗是聖座(La Santa Sede,中華民國(臺灣)外交部譯:教廷)及梵蒂岡城國(Lo 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元首,同時,教廷也是中華民國自1942年起的邦交國,中華民國(臺灣)在歐洲的友邦。
羅伯特.方濟各.普雷沃斯特樞機:是誰?
今年2025年6月底,美國永恆聖言電視網(EWTN)新聞部副總裁兼編輯總監—瑪竇.邦森(Matthew Bunson),憑藉他的資深梵蒂岡新聞工作及歷史博士專長,以及他在羅馬的人脈、內部消息,為所有好奇這個問題的人,勾勒出這位新教宗「良十四世」的生平、信仰核心與獨特牧職,並集結成冊《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Leo XIV: Portrait of the First American Pope)。我想這會是一個認識教宗良十四世,相對可靠且有豐富調查成果的研究起點。
時間回溯到2025年4月21日,復活期星期一。教宗方濟各完滿旅途中的生命,享年88歲,全球天主教會進入教宗缺位(Sede Vacante)時期。各界緊鑼密鼓準備治喪及哀悼,臺灣的七個教區也不例外,除各教區的追思彌撒,臺北總教區也在主教公署設立靈堂,賴清德總統及臺灣政要前赴致意。
那是忙碌的一個月,尤其為觀察接下來的教宗選舉。不少天主教會內的朋友詢問我,是否要到羅馬就近觀察?我同時也接到近十個政府及民間組織的委託,希望我分析最有可能出線的教宗人選,以及這些樞機們的特質與人物誌。然而,我沒有飛去羅馬,畢竟這是禧年,朝聖者、觀光客已經擁擠,再加上追悼者,人群眾多。至於邀稿分析,我全皆婉拒。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過度依賴自己的理智想要「預測」未來,我們國際關係學界也有這樣的習慣,總以預測未來做為理論和研究之所以有價值的判準。
但是,信仰卻不是這樣。教宗選舉的奧秘,經常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領袖......
全文閱讀:
為一個和好的世界成為酵母:評《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