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在格陵兰进行的“节育环行动”
2022年5月6日,丹麦一档播客节目《节育环行动》(Spiralkampagnen)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内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丹麦医生在未获得格陵兰女性(包括未婚女孩)本人或其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在她们体内植入了宫内节育器/环(IUD),人数为4500人。 随后,BBC快速跟进,就此事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同时丹麦和国际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广泛报道。
在当下不少民众的普遍认知里,这一事件无疑是殖民势力对原住民实施的大规模强制生育计划。因为格陵兰长期以来曾是挪威、丹麦的殖民地,1953年丹麦宪法将格陵兰纳入丹麦的国家体系中,正式成为丹麦的一部分(后来经过1979年,2008年两次自治公投后,格陵兰的大部权力现在已归属格陵兰自治政府)。20世纪50-60年代,丹麦在其治下的格陵兰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生活水平的“现代化”运动,这些运动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但同时也导致了意料之外的人口增长,当时格陵兰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 30年间,格陵兰地区人口翻了一番,从1953年的24867人增至1980年的约50106人。新生儿数量在1966年达到峰值——1781人,15年内增长了近80%。这一结果迅速增加了丹麦政府提供住房、学校和其他服务的成本。于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节育环行动”出炉了。

自从此事件被揭露以来,联合国原住民权利特别报告组一直在关注其后续情况。2022年9月,丹麦和格陵兰相关机构达成一致,将对1966年至1991年间实施的“节育环行动”的决策过程和实施情况进行为期两年的独立调查, 该调查由格陵兰北极福利中心(Ilisimatusarfik Center for Arctic Welfare)主导,丹麦南方大学格陵兰公共卫生中心协助,预计将于2025年9月1日完成工作。
从2022年起,就有不少格陵兰女性开始向丹麦政府寻求赔偿。根据格陵兰人权委员会和丹麦人权研究所的报告,“节育环行动”构成严重且大规模的人权侵犯,包括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等。此外,格陵兰籍丹麦议会议员以及前格陵兰总理也曾对此事件发出种族灭绝的指控,格陵兰政府于2024年启动另一项调查,以评估“节育环行动”是否符合种族灭绝的定义。不过,部分丹麦政界人士和法律专家已驳回种族灭绝指控,称其“完全失实”,同时主张“没有证据可以表示丹麦有意将格陵兰人作为一个群体从格陵兰岛上清除”,因此不构成种族灭绝,双方的争辩至今未了。

且不论当年的“节育环行动”是否是对格陵兰本地造成“种族灭绝”,这一事件的揭露和随后的调查、讨论对北欧地区国家当年在北极地区对原住民造成的种种强制行为是个很好的反思,瑞典和挪威几年前就开始对正视曾经对北极地区原住民——萨米人的歧视和暴力对待,今天的丹麦也应该能面对曾经的不堪。
当年被强行植入节育环的格陵兰当地女性中最小的只有13岁,有些女性在分娩或流产后未被告知便被植入节育环,受害者纳雅·利伯斯说:“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了这种宫内节育环,因而在短期或长期内失去了生育能力;不仅如此,由于不知情,因此没有相关的术后护理——不少姐妹们都因疼痛、内出血和腹腔炎去看医生,同样也因不知情而造成误诊,不少人最终的结果是子宫被切除、失去生育能力或出现其他后遗症。“纳雅·利伯斯本人就是在14岁时被植入了节育环,后来长期无法怀孕,最后在35岁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就格陵兰北极福利中心主导的独立调查,纳雅·利伯斯说她和多数受害者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此调查原计划在2025年5月完成,现在又推迟到9月,而许多受害者已然年纪很大,无法等待长期调查的结果,也等不到可能的政府道歉。现在离9月不远了,想必很多人都在等待调查结果以及丹麦政府的态度以及相应措施。
节育环行动时间线:
1966年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格陵兰地区人口持续增长。新生儿数量在1966年达到峰值,当年出生了1781名婴儿——与15年前相比增长了近80%。
1966-1970 在格陵兰部和卫生署的倡议下,五年间为当时居住在格陵兰的9000名育龄女性中的4500人放置了宫内节育环。
1970 年对相关进行法律变更,格陵兰的医生无需获得父母同意,即可为 15 岁以上的女孩提供避孕指导。
1970 年,时任格陵兰地区领导的 A.C. 诺曼在 1970 年在议会发表讲话时说,出生率现在开始下降了,这主要归功于宫内节育环。
1974 年,丹麦政府意识到,在联合国会议上,本国可能会因在格陵兰实施的“节育环行动”而遭到抨击。事实也如此,丹麦在格陵兰等前殖民地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被严厉批评,联合国呼吁“人人有权决定自己想要多少个孩子以及何时生育。”
资料来源:格陵兰统计局,延斯·米斯费尔特:《医生周刊》(1977年),格陵兰议会会议记录(1973年3月6日)/爱斯基摩学研究所,格陵兰部长报告(1970年4月23日),国家档案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