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爱

性别、身体、欲望与亲密关系,都值得书写。

mianotyetwhole

MeToo之後的性別亡國感

MeToo運動造成許多男性的焦慮。在缺乏結構意識與反思的情況下,逐漸出現表面爭吵,卻無實際意義討論的現象。這篇寫的是自身觀察與思考過後的觀點。

低音

香港同性伴侣登记制难产:Ta们不能“合法”参与伴侣的生老病死

在这个我们称作“家”的城市,我们的伴侣关系不被承认。

小吓

她的电影史|宋佳:作者型演员的诞生|锵稿

一方面,她的许多角色都是时代的最大公约数,很难给观众留下太浓烈的印象;但另一方面,她又与国内的创作生态结合非常紧密,积累了庞大的角色资源,能够成为那个以肉身反映观念变迁的人。

yomi

“女权男”,为什么越来越让女性反感?

越来越多女性开始警惕“自称女权男”——那些把平权当作人设、流量和道德筹码的人。女性讨厌的不是男性支持女权,而是男性利用女权。真正的盟友不是站在女性前面讲话,而是站在一旁倾听、护着她们继续说话。正如《见树又见林》的作者彼得·渥勒本所说:“一棵树的健康取决于整片森林的健康。”性别平权也如此——特权者若能理解共生,而非代言,森…

果也

什么样的女生最容易被嫉妒?从心理边界看“远距离嫉妒”与“核心关系嫉妒”

被嫉妒并不全是因为优秀。远距离的嫉妒只是比较,而真正具破坏性的,是核心关系中的嫉妒——来自父母、伴侣、或亲密朋友。当一个人边界感不足,把高自恋人格放进核心圈,善意就会被误读为弱点。对这样的嫉妒,应当零容忍。真正成熟的方式,是允许口头的羡慕存在,同时坚定守护自己的能量与尊严。

EleniCheung

性爱与权力:关于女性、父权与欲望的对话

有一次在Threads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男生不愿意帮自己女友口交?有一个回答很有深度“在传统父权社会中,‘被口交’常被视为一种被服侍、享有权力的象征,是一种上位者的姿态;相对地,‘为他人口交’尤其是帮女性则可能被某些男性视为地位下降、甚至被支配,因而产生抗拒。”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讨论。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我在韓國當媽媽:一張卡片就能搞定懷孕到育兒的所有費用?

政府不是給錢了事,而是從醫院→產後調理院→政府補助月嫂,每個階段都安排專業人員銜接,確保產婦不會孤軍奮戰,「接力式照護」概念值得參考。

Herstory2025

被误读背后的权力机制:心理操控、煤气灯与信息差

本文以东亚语境为背景,系统讨论煤气灯效应作为隐性权力技术的心理机制(投射、认知失调、依赖塑造)、信息不对称与叙事控制如何致使受害者被误读,以及其在儒家权威、羞耻文化与性别规范中的放大效应。文章综合心理学与社会学证据,分析对情绪、认知、自我结构与关系模式的长期损害,并提出从个体觉察、社会支持、法律保障到去污名的…

Bridgelove

要跳吗?

爱情是两个人的体验, 更是一个人的旅程。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你的愛,需要由他來給予嗎?》

❗️渴望別人的愛會讓自己看不見自己❗️牢牢的抓住愛,恐懼它消失的一天❗️有一種愛,永遠不會離你而去❗️真正不會離開你的愛,存在自己的靈魂裡

小吓

女性电影评论|《出走的决心》:何谓「真正的」女性主义作品|端

在一轮又一轮「xx不是女性主义电影,xx才是女性主义电影」争论中,我们看到了属于饭圈等级文化排除异己的弊病与父权制的分裂陷阱,但也能看到生活在这个纷杂时代的女性,真实思考着、迷茫着、观看着、回应着、生活着的痕迹。

小吓

她的电影史|当我们谈论“女性电影”时,究竟在谈论什么?|《环球银幕》

美学电影史的个别杰出论或是天才伟人说,几乎是父权制下历史叙述的最大弊病。所以我们既要提及这些重要的女性导演,也要去看见广泛的女性观众是如何与银幕上的女性形象相遇且互相影响的。

小吓

银幕上的女性情欲|当一个17岁的女孩决定自慰|beU Official

小蓝一个人吃饭,也一个人做爱。她不再被动共谋表演已编码为文化脚本的性关系,确认了身体由我。在这个与自己身体共振的片刻,她拨开了青春焦虑的迷雾,超越了男性中心的欲望机制,操演出了一个新的自己。

Tony_Chan

搖滾與性別

當身體成為舞台,音樂如何挑戰與再現性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