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bratw2015

自然流產該是「喪假」還是「產假」?

希望不只是生產的喜悅能被大家看到,流產的經驗與感受,也能受到重視,而非成為家庭隱晦的悲傷記憶。

致懷孕的妳我:美好和價值不是由外觀來定義的

無論是懷孕的身體、自然產的身體、剖腹產的身體、哺乳退奶的身體,都是我們身上的光榮勳章,證明我們歷經一段充滿勇氣、獨一無二的旅程, 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也深度感受不同時期的自己。

遇見丹麥媽媽團

認識丹麥政府如何透過產後訪視,串起一群新手媽媽,讓彼此成為育兒路上的最大的支持與夥伴。

妳所期待的生產是什麼樣子呢?友善生產服務串連計畫學員分享

母子均安了,但有多少人看見母親在生產過程中的委屈與難受?

看見多元母職:雙薪無後援家庭該如何兼顧工作與育兒?

少子化的社會需要我們努力生育,但在職場環境與托育制度幾乎斷裂的的狀態下,無後援的雙薪家庭如何銜接?

看見多元母職:「非典型媽媽」的求生指南

非典型媽媽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沮喪,也有恣意妄為的輕快,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闖關大秘寶供我越級打怪。

如何當一名超級陪產員?幫助產婦放輕鬆——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九)

只要做好準備,不管生產地點在哪裡,妳都可以讓生產變得有力、正向,而非手足無措。

降低產後憂鬱風險,丹麥、德國、日本,產後照顧公共化接住育兒家庭

其他國家是如何做好產前、產後照顧,用國家的力量照顧育兒家庭?

學會這幾招,就能成為超級陪產員!——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八)

請提醒你的培產者(可能是伴侶,也可能是家人、朋友),他必須肩負起超級陪產員的任務,只要他願意了解產程、學習相關知識,就會是妳最好的支持系統、最親密的陪產員!

看見多元母職:我是過期媽媽嗎?

從婚姻、生育及育兒的各種不停提醒和指導,對女性來說往往不是善意而是綑綁和標籤。

生產當下,什麼姿勢最好生、怎麼用力最省力?——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七)

其實站著、蹲著、坐著、跪趴都是好姿勢,只要不平躺,會讓妳身體舒服一點的姿勢都可以試試看,只要記得常常改變姿勢就好。

我的產程有進展嗎?認識寶寶出生的路徑——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六)

讓自己搞清楚生產可能會到的狀況與困難,先做好準備,就能減少恐懼,也能幫助自己較正面看待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

林郁晴助產師:在助產所,我們幾乎不剪會陰

讓身體說話,讓產婦自己決定怎麼生,這正是溫柔生產與會陰保護的核心價值。

不是為了產婦,而是為了方便?陳鈺萍醫師揭開會陰切開的歷史真相

所有生產相關的技術,都是脫離女性身體經驗,立基於男性的一種對科學的想像。

為什麼生產一定要很痛?認識子宮收縮與疼痛的意義——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五)

子宮收縮不是只有媽媽一個人受苦,腹內的胎兒也正努力轉動,想通過產道來到媽媽面前,所以妳不孤單。

製作生產計畫書,因應所有可能狀況!——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四)

再完美的生產計劃都可能趕不上變化,在某些時刻必須有所犧牲抉擇時,也不需要太沮喪,這段過程雖不容易,但是一個家庭能夠一起面對、一起決定。

邱嘉緣的溫柔生產之路: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做好每一步準備

生產,不只是寶寶的誕生,更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原來,我可以選擇怎麼生:張嘉真的三次生產經驗

歷經恐懼、疼痛、無助,一路走到屬於自己的溫柔生產之路。

水中待產和水中生產哪裡不一樣?——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三)

要在家裡度過漫長的陣痛並不容易,泡在浴缸待產是個好選擇,根據實證,在水中待產平均可以減少32.4分鐘的待產時間,溫水可以幫助產婦身體搖晃、放鬆、讓身體更舒適並減輕焦慮。

「原來生產沒有那麼可怕」 梁德珊用鏡頭記錄身體選擇的勇氣

會陰切開背後,其實不只是醫療技術的選擇,更深刻地交織著生產經驗、恐懼、創傷,甚至是身體自主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