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102 篇文章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我在韓國當媽媽:一張卡片就能搞定懷孕到育兒的所有費用?

政府不是給錢了事,而是從醫院→產後調理院→政府補助月嫂,每個階段都安排專業人員銜接,確保產婦不會孤軍奮戰,「接力式照護」概念值得參考。

标签活跃作者
  • 行动行动
    行动行动

    提供无数行动案例,在了解他人行动细节中理解自身行动空间。

    大鵝Stephen
    大鵝Stephen

    在澳满洲人/WHV 从满洲出发,到世界的角落 交通运输/满洲史/旅行 Instagram: Gooseye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Newsletter: groundtour.substack.com

    秋涼
    秋涼

    簡繁世界中遊蕩 IG/Threads: @taipeiwoods

  • 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Linyu
    Linyu

    自由记者 | brave and hang back.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我是一個孕期被培力的人,而現在我也願意成為那股轉變之力!

在懷孕的過程中受到的陪伴和賦能(empower)經驗,讓我知道分娩的過程可以是無懼並充滿力量的,但前提是要做好身心的準備。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從溫柔生產到職場媽媽,女人值得擁有更多的選擇

挺著 32 週的肚子回到台灣後,我在婆家附近的一家診所經歷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分娩

寂然

男方的消息

“老友,三年又三年,三年再三年,再不認真處理,就會錯過最佳時機了。”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為什麼生孩子需要談性別?

當醫療常規遇上性別觀點,會激盪出什麼火花?當生產不再是「疾病」,而是女性的生命禮讚,我們的社會會如何改變?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紀」母難為

陳育青寫出身為紀母後如何藉由母職來做為創作的泉源,以及如何在創作和育兒的夾縫中修煉身心的平衡。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溫柔承接:看見被忽略的傷痛與需求

「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能說」的文化禁忌,更常讓這份悲傷在發生時,因無人知曉而求助無門。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撥開迷霧:為何我們難以談論失去?

在網路上搜尋「自然流產」,讀到的結果大多是生硬的醫療術語,缺少對當事人心理與生活層面的關懷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沙漠玫瑰

原文刊載於生動盟官網) 文:徐書慧(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徐書慧,台灣第一位分享自己居家生產紀錄片的二寶媽,深信所有女人都該擁有生育自主的權利和自由,她說:「身為一個母親,我不要『生得痛苦即是偉大』,我希望女兒未來也想要成為母親的時候,可以放心、安心、自在、從容的,成為她想要成為的幸福媽媽。」 「沙漠玫瑰」,來自索馬利亞的美…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我永遠記得妻子那張疲倦不堪的臉龐

真實世界裡,妻子一個人默默承受這一切,包括許多不諒解,還有詞彙無法形容的無助與恐懼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多胞胎共和國》: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場讓孕產婦被看見的革命

「成為母親」的經驗是多元的,若忽視女性的主體差異,容易讓「成功率」凌駕於「健康產婦與嬰兒」的核心價值。

无无

知乎高赞---有一种女人,她不会做饭不想做家务,这样的女人你会娶吗?

081425

无无

知乎高赞---老婆生了孩子,我对她完全没有感觉怎么办?

嫁给穷人的悲惨结局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石玉華:孕產議題的關懷,從來就不只是媽媽們的事

希望有我這樣「零孕產經驗值」的角色加入,可以展現孕產議題的關懷,從來就不只是媽媽們的事。

米米亚娜

这不是一个写作或者生育的好时机,然而——

坐下来写给你的第一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职五个月,怀孕八个月了。今年我被迫离开了曾以为足以托付使命的新闻事业,并且即将成为一名志愿单亲妈妈。在多年的异国求学、谋生、移民和似乎永未完成的离散之旅中,我为追寻自由付出了一度难以承受的代价,却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后,仿佛一切归零重启,再次投入了未知之中。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陪伴女性跑一場名為「生產」的馬拉松:如何成為好的陪產者?

陪產者要記得「3R」(Relaxation 放鬆、Rhythm 節奏、Ritual 儀式)。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出生證明上消失的爸爸

有醫師曾被強迫在新生兒出生證明填寫與產婦身分證配偶欄不符的男子姓名。也有些未婚生子的婦女,擔心小孩將來父不詳,隨便找一名男子頂替;而接生醫師不願為其「背書」,引發醫療糾紛。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不婚晚育的台灣男性

有時只探問為何台灣女性不婚不生,是否跟女性教育提升、重視自主有關,彷彿生育的世界僅有單一性別。如果把男性納入生育統計,就會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加不婚、晚育。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台灣生育統計裡的爸爸去哪裡了?

生育難道只是女性的事?但生育統計呈現爸爸的資料,不重要嗎?不僅關乎政策的制定方向,納入男女的生育資料,也能避免生育僅是女性任務的性別刻板印象。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英國一共有多少位爸爸?

這份統計報告將媽媽和爸爸的資料一起呈現出來,可見英國政府對於母親和父親的生育角色,都同樣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