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我不確定究竟是婚姻,還是這個社會體制出了問題?
想要從婚姻角度開始,去分享這個社會體制的問題及看法
室友
室友》 作者:马青 《同一扇门》 走着走着,就成了熟人熟人还笑着问好点头致意呐 不过还是进同一扇门回各自房间抱着各自心事躺下循环倒带 空气手脚无措怕打一声哈欠刺痛假寐 《烧香》 坐同一辆车进同一座寺庙为了儿子顺利走过高考独木桥 香炉知道,儿子这根纽带正和他们硬撑多年的面具一起变成灰烬 《灶台》 她用她的灶台煮她的孤独他…

熟女的新愛情主義 從「找對象」到「找自己」
成熟的女人會說:「別跟我談情懷,那是詩人說的;跟我聊人生,那才是我們能一起走的路。」

剧本入脑,我们投降的太安静
没有挣扎的牺牲,才是最深的死

瓊瑤: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電視劇製作女王!傲視群雄的輝煌成就,她不完美!但是她是點燃過我們的女人!(上)
瓊瑤她既是创作者,也是牺牲者。我們不只要看瓊瑤的作品,更該看清瓊瑤其人——這位曾經引領一個時代的傳奇女性,如何如同歷史上無數才華洋溢的女性一般,被男性掠奪了一生。

分享:接住那個女孩
能夠在妻子低潮時,安然地接住她的情緒,是我對婚姻這段旅程中最深刻的領悟之一。這或許就是婚姻真正的學習──不是要改變對方的情緒,而是學會溫柔地陪伴她穿越情緒。

轻轻地转身,不再回到彼岸——原来那一刻,就是告别
一首温柔的转身诗。真正的告别,往往不是说出口时,而是在灵魂悄悄转身、再也回不到彼岸的那一刻。

英倫遊記2|無語
我只希望,真的一切都只是我想多了吧。

一個便當,一份協議書
因為這一個便當,我知道,離婚是下一步。因為這個便當裡,沒有我。
為什麼東亞男性抖一抖,就能無痛晉升父親?
在東亞,男性在愉快的最後「抖一抖」,不避孕,就可以成為一個父親,而成為一個母親,卻往往等於簽下一紙「終身勞務合同」

很多女性,生了孩子就像生了一個人質
從產後「教養」到人格毀滅,一場隱形的家庭暴力劇本如何代代相傳

抓不抓癢,看得出你們感情有沒有救
別再以為愛是講出來的,有時候只是「那一抓」到不到位而已。

書評》值得台灣借鏡的令和日本:人口學家讀《一億總下流?》
少子化、高齡化可說是近年新聞的關鍵字,經常可以看到教育、醫療、政策、房地產、跨國比較等等各種面向的相關報導,雖然熱議卻有點老生常談了。《一億總下流?》這本書精描當代日本各種社會文化現象,佐以豐富資料。長期關注人口變遷過程中、社會階層與性別不平等的中研院社會所學者鄭雁馨,閱讀本書後,帶來精彩的剖析,並分享更多台灣本…

母親節的禮物
Credit: ChatGPT 這兩張圖應該是婚後有小孩的家庭中會看到的景象,一張是媽媽晚上在客廳滑手機,另一張是爸爸在廁所裡滑手機,但我們很少聽到有人對第一張圖表示意見,反而是第二張圖常在媽媽社團裡引起共鳴。 Credit: ChatGPT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裡舉的例子,可能算是國外的洗碗文,男生因為婚後打太多電動,不「幫忙」家裡,被老婆押著去看心理諮商…

關於愛:我的婚禮誓詞
那些甘心平凡的日常才最難得珍貴。

餘波中的掙扎,如何拔除離婚滋生的腐朽回蕩?——讀Rachel Cusk的《Aftermath》
離婚迎來的是混亂(chaos):「這種黑暗和混亂不僅僅是否定或缺失。它們既是餘波,也是序幕。」她感到記憶被奪走,信念被決堤般沖散。她彷彿失去了身份,成了「自己歷史的流亡者」。

【思想】从彩礼问题再看中国的“半截现代化”
“两性关系中男方承担大部分开销”“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彩礼”这些曾经被认为天经地义(或者说是社会共识)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导致社会割裂的严重分歧。为什么会这样?

女生太過獨立的問題
網路上看到一名女性作者以《童話故事下集》來談女主角太過獨立,應該在婚姻關係中學會倚賴的文章。這是婚姻的理想狀態,就個人而言,這建議也是不錯的,但我想到另一個實際的,而且是看似個人,但超乎個人的問題:那也要另外一半可靠到可以被倚賴才行啊!傳統社會中的女性是需要仰賴男性的,但這是就社…

依然是童話故事《童話故事下集》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50+老夫妻
能撐過七年之癢,撐過孩子成年,撐過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