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K_talk
長篇小說集:辦公室風雲錄v.16 「存在感」
你是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你如何感知你的存在?存在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三日書九月~書後感:我看見文字裡的光
這樣的集合寫作,就像在月夜裡匯聚的河流,每個人都映照出屬於自己的月亮。願這樣的交流,能長長久久地持續下去。

三日書九月~第三天 那令我不捨的恐懼
第三天寫一個源自內心的恐懼。現在回頭看,你懼怕過、掙扎過,最後可能克服了,也可能基於某些原因還沒有。你心底如何與這個恐懼共存?它怎樣影響著你?寫下你對這份恐懼的理解。

三月書九月~第二天 現在、最好
常常為了實現某個理想,就必需要打穿圍困著我心智的那道高牆,每日、每刻地不停地鑿啊鑿地,即便在燈光最黯淡的時刻,也不放棄。最後終於見到那道光!

三日書九月~第一天:離開,過上展新的人生
離開一段錯誤的感情,才能真正體會到愛情的模樣。離開一個錯誤的職場,才能淬鍊出更進階的能力。

分享:人間的鬼、心裡的鬼
更多的時候,我們離不開的是心裡的鬼。尤其是那些叫人悔恨的過往,那些曾讓自己受傷的人、事、物。一個不小心,就會如幻是真的活在心裡,一再反覆的襲擾自己的心智。嚴重時還會影響生活日常。
三日書八月~書後感 曾經記憶中的你並不是你
而那個「別人」,很可能只是你記憶中的某個角色——也許是父親、母親、前男(女)友,或是其他重要的人;甚至是你童年時的自己。你以為是在和這些人對話,還真心信以為真,把當時的情境與感受全都拉回到眼前。

三日書八月~讀我的生命之書
回望這一路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我才真正明白,人生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預設的劇本。每一頁都是當下自己親手書寫,每一次轉折都是成長的養分。無論過往如何,最值得珍惜的,始終是和家人一起走過的時光——那些溫柔的日常,才是真正構成生命底色的篇章。

三日書八月~悠閒的早餐要有蛋有咖啡
早餐是我一天之中最喜歡的一餐

三日書 八月~第一天:生命裡的清醒時刻
知見與覺知是這樣的:那個多年未見的前男友,或許早已成家立業、當了爸爸,也早就不復年少的模樣。但在你的心中,他依然停留在過去那個又帥又渣的樣子。可見心中所存的,只是一場幻象。而你所有的害怕、恐懼、不滿,其實都是在與幻象對抗罷了。當你認清這一點,你會發現大腦輕鬆了不少,也更能保有全新的自己,迎接下一段美好的關係。

分享:我與邪教的距離
每個人的心靈都極其珍貴,都是來到這世間,用來記錄生命各種體驗的寶藏,不該被任何人蓄意破壞或傷害。還好,那些後來被邀請參加課程的朋友,似乎沒有受到明顯的傷害。希望他們都能平安,坦然地面對自己往後的人生旅程。

分享:魔法是想像力所及的世界
無所事事地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是得經過忙碌奔波,才能真正體會這份美好。就像常常是為了吃甜點才煮一杯咖啡,只有先嚐過咖啡的苦澀,才能讓甜點的甜美發揮到極致。

分享:制妄念、解消耗
後來,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在腦中安裝「煞車系統」。每當又陷入那些無用、讓人疲憊的妄念時,就提醒自己即時踩煞車,讓大腦放鬆下來,不再讓恐懼、幻想、自責、悲觀等想像佔據腦海的空間。

分享:一個轉身就結束,再一個轉身又新生的開始
同樣的方法我也在晚上睡覺時使用。我以坐脫立亡的思想為中心,告訴自己這一當睡去,一如與死亡無異,提醒自己完全地放下與白日所有的事情,並期待明日若再醒來時,等同於重生的自己,繼續承繼著前一日的事物,再次展開生活。

分享:熟齡工作者的 DAO 想像與行動
如今,隨著自己年漸長,我對「年長者就業」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工作形式,可以讓人創造自我價值,又不受傳統上班制度的束縛?能讓中高齡求職者賺取收入,同時貢獻畢生所學與經驗。

七月的三日書|書後感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生命早一點輕鬆一些,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早成長?但回過頭來看,也正是那些沉重與不公,讓我與妻子在茫茫人海中認出彼此,成為彼此生命中真正的知音。
七月的三日書|第三天過度的愛,沉重的牽絆
我始終相信:過度的愛,其實是一種傷害。這樣的愛往往出自於施予者內心的不安全感、不滿足,甚至過往創傷。岳母將自己婚姻的陰影投射到女兒的婚姻中,用恐懼與控制作為指導方針,只為避免女兒重蹈她的覆轍。

七月的三日書|第二天獨自曬著太陽的孩子
分享一個犧牲或放棄自己意願的故事。寫下你(或認識的人)為了家庭或他人,在生活或職場上,放棄個人意願或夢想,在想走的路上作出妥協與犧牲的經歷。當中放棄了什麼,又成全什麼?

七月的三日書|第一天 那些燃燒自我的日子
也許,是有相似命運的人,才會有緣走在一起。妻子從小就是主動分擔家務的孩子。從打掃家裡、張羅家族聚會,到協助父母處理各種事務,她一手包辦,卻從未被真正肯定過。反而常常成為母親宣洩情緒的出口——母親對父親的不滿,全都投射到她身上。或許是因為自己婚姻不幸,岳母也總想無所不在地掌控孩子的人生。

分享:關於我對世界末日預言的看法
所以我始終相信——再大的災難、再猛烈的地震與海嘯,都無法真正沖刷掉人心中深藏的痛苦與業障。唯有當人們開始真正理解彼此、超越對立,才能找回那個真正令人安心的「太平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