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line
三十歲的故事/《未知的首爾》
總有那麼一天,你一定會遇到那些願意敞開心跟你談論關於人生莫名其妙困惑難解糾結的人,或你也一定會遇到那個讓你不顧尷尬、彆扭去談論愛與被愛,偶爾聊聊那些需要正經嚴肅表達的情緒和情感。

了無新意的人性/《魷魚遊戲3》
不能說難看,但就不好看。(哈哈哈)明明二、三季要連在一起,硬要拆開!該交代不交代,扭扭捏捏在突顯那個「心裡的聲音」,在那些富人眼中,都是多餘而且廉價!

文字之所以重要且必須存在/《三十歲的字》後記
說到底,人是在社會化的過程裡尋找自己,還是本來就擁有自己,只是跳進社會化的步驟中,後來弄清楚才甩甩頭對自己說說:「啊!現在所得出那些人際關係的答案,不就是自己青少年時期的樣貌嗎?」為什麼這麼多年怎麼還奮不顧身跳進那些「應該要社會化的與人社交」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呢?

從陳嘉玲到薛亞之/《影后》03
《影后》裡的女性有各式的樣態,呼應薛亞之的扁平說,拿掉觀眾對臺灣女演員以及女性過於扁平的想像,把女性應該、一定要有什麼樣子各自放在不同角色,又一一拆解再做不同的組合,於是在這部劇裡的女性都各自立體得有她們自己的樣子。

那些數位時代文字交流的美好/《三十歲的字》6/20正式上市
沒想到將這些文字整理成冊的過程最費時的不是校對,而是把認為應該稍作說明的人名、創作、科技專有名詞……加上注解!希望替年輕一輩,有興趣閱讀二〇〇九那一年的讀者稍微科普一下!或者也希望在閱讀的過程,能開啟一扇「想去了解」的門,去看看那個沒有網路、還不網路重度成癮的時代,我們的青春、後青春是怎麼度日的?

我們這小小多山的國家/《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若從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看台灣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成為決定台灣未來走向哪裡的賭注!也更清晰看見那些政治上不能談的、不敢談的、不要談的,都讓台灣每一步都像走在鋼索上的危急!

穿越時空的細節/《成功路上》
穿越時空是個迷人的主題,這部劇也不難看,就是劇本的細節可以再精緻一點。

寫在《三十歲的字》上架之前:一直寫字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要再問寫給誰看了!多年後你會發現文字的書寫不只是「給人看」,很多的時候是給自己一點獨處的陪伴,或是在生命的某一個瞬間,會在黑暗裡拉自己一把!

《三十歲的字》,做了兩款封面來不知道要挑哪個好?亮的那個比較像這本書的調性,深色那個比較像我內心的叛逆,雖然我的文字寫出來也比較像亮的彆彆扭扭的文藝青年!
整理文字時,不再只是追憶青春不再的感嘆,而有更多是「啊!我經歷過那個人跟人之間不那麼即時、不那麼焦慮人際關係(流量、觸擊),真誠以對的時代!」的讚歎!
最後加上本來想不出來的副書名:——記那些數位時代之初的美好


《忘了我記得》/感動及令人出戲!(有雷)
整部劇就一種故作優雅、從容、體貼的樣態而顯得扭捏了。不過我還是能幫它圓一下,那是樂樂的彆扭,這樣看就理解了!唯一不理解的是,天殺的四十幾歲的人不要再那麼彆扭了,讓自己人生豁達一點,中年好過一點!

秦漢、謝盈萱撐起/《忘了我記得》
《忘了我記得》的預告剛上線時,看到謝盈萱當然是二話不說就該收看,但看到劉若英、霍建華,還是令人躇躊!

《看不見的國家》,被忽視的台灣!
希望每個台灣人都可以去看這部紀錄片!不論你喜歡不喜歡現在的執政者,希望每個人都去爬梳台灣的歷史,認識能夠讓自己這樣安穩地活著的土地,並透過台灣的歷史去理解自己身旁被這片土地餵養的人,並堅定且溫柔地保護、擁抱台灣和自己親愛的人!

如詩一般的日常《苦盡柑來遇見你》
詩,是一種極為優雅的文體,不用多說、不需要太多的情緒激昂或熱烈,要用精簡的詞𢑥精準地描述那些心情,寫日常、說四季,將那些現實生活根本不會說出來的對話,寫進劇裡,讓讀著詩的人、看著劇的人,在某些瞬間感到胸口暖暖的!或許回到現實中度日才發現有些在日子裡讓人感到的愉悅,是其他人替自己留下那一點點說起來的溫柔!

叫ChatGPT幫你製作LINE貼圖,然後跟它吵架!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日子!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飛輪課與真正的單車上路!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