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沒能說出口的拒絕|耳刮子要直接煽臉上才行!
挑事兒的人來我們的地盤鬧事,如果我們只是把他打跑,他沒有任何損失,我們反倒滿目瘡痍,這算什麼勝利呢?

她們的和平沒有歸來: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
首爾一處安靜巷弄裡的博物館,記得在這裏、那裡、彼時、此時,活成證言的她們。

近期阅读分享之四《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迷宫中的恋人》
分享两本关于女同性恋的书

燃烧自我|被器重的女人的一生🩸
今日恐怖故事:快逃!注视着你的,从来不止一双眼睛!👁️ 👁️

潮汕话还在,记忆没了,她只记得她恨她爸
她是我前女友的奶奶,第一代从潮汕移民到泰国的女人。她年轻时扫寺庙换饭吃,靠放贷和买房一点点翻身,但一生最执念“男孩才传家”的她,最终却是靠女儿和孙女送终。她的人生,是残酷又真实的一个时代缩影。

致懷孕的妳我:美好和價值不是由外觀來定義的
無論是懷孕的身體、自然產的身體、剖腹產的身體、哺乳退奶的身體,都是我們身上的光榮勳章,證明我們歷經一段充滿勇氣、獨一無二的旅程, 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也深度感受不同時期的自己。

當生育成為枷鎖 所有女性都活在貧瘠之地——訪舞台劇《妻迷》導演甄詠蓓、演員唐詩詠
「無論在香港、日本、新加坡,任何一個現代都市,都有女人被婚姻、社會、自我慾望撕裂。她不是居住在旺角、筲箕灣的妻子,她是所有被『必須生育』綁架的女人的影子。」

如何想象女性之间的“爱情雌竞”?
雌竞” ,这个词会让我们联想起争风吃醋,嫉妒,媚男和对女性友谊的贬低和背叛,与之相关的往往是塑料姐妹花,扯头花,绿茶婊这样的厌女预设。但是,当我们重谈女性友谊和女女互助时,当我们不愿用一句 “香香软软的女宝最好” 来简化女性关系时,应该如何用新视角理解女性之间的竞争关系呢?尤其是涉及到异性恋语境下,关于一个男人,一段…

妳所期待的生產是什麼樣子呢?友善生產服務串連計畫學員分享
母子均安了,但有多少人看見母親在生產過程中的委屈與難受?

姐姐妹妹站起来:两部禁娼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从妓女到护士的转变代表了这群女性的流动性,不同于曾经30年代电影中的“新女性”,她们的路更像是政权更迭时期中国社会的缩影,并在现代性、国家、性别等向度上关联到全新的政治与文化议题。

看見多元母職:雙薪無後援家庭該如何兼顧工作與育兒?
少子化的社會需要我們努力生育,但在職場環境與托育制度幾乎斷裂的的狀態下,無後援的雙薪家庭如何銜接?

看見多元母職:「非典型媽媽」的求生指南
非典型媽媽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沮喪,也有恣意妄為的輕快,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闖關大秘寶供我越級打怪。

如何當一名超級陪產員?幫助產婦放輕鬆——生動盟的孕產 10 堂課(九)
只要做好準備,不管生產地點在哪裡,妳都可以讓生產變得有力、正向,而非手足無措。

张元英主义:以“自我提升”之名变瘦,变美,变强大
“Your life is boring, live like Wonyoung instead.” 这是 TikTok 上一条140万播放量的视频文案,也是正在践行 Wonyoungism 的外网女孩们的心声。

從陳嘉玲到薛亞之/《影后》03
《影后》裡的女性有各式的樣態,呼應薛亞之的扁平說,拿掉觀眾對臺灣女演員以及女性過於扁平的想像,把女性應該、一定要有什麼樣子各自放在不同角色,又一一拆解再做不同的組合,於是在這部劇裡的女性都各自立體得有她們自己的樣子。

降低產後憂鬱風險,丹麥、德國、日本,產後照顧公共化接住育兒家庭
其他國家是如何做好產前、產後照顧,用國家的力量照顧育兒家庭?

看見多元母職:我是過期媽媽嗎?
從婚姻、生育及育兒的各種不停提醒和指導,對女性來說往往不是善意而是綑綁和標籤。

向前走,別回頭(夢境連載·第四篇)
自我的成長多麽漫長

近期阅读分享之一《猫眼》《床上抽烟危险》
关于女性身份的两部作品

不是為了產婦,而是為了方便?陳鈺萍醫師揭開會陰切開的歷史真相
所有生產相關的技術,都是脫離女性身體經驗,立基於男性的一種對科學的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