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別回頭(夢境連載·第四篇)
夢里,她又在視奸他的社交賬戶。
他的頭像還是那張淡彩圖,頭像上具體畫了什麽她其實已經記不清楚。她一遍遍地點開那個早就爛熟於心的頁面,試圖從中發現任何關於自己的蛛絲馬跡,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證明他心裏藏着她。
她盯着那個頭像看了很久,像在看一個讓她心動的入口。安靜、剋制,應該是那種孤獨又聰明的人會選的圖案。
頭像旁的簽名欄寫着:“明天上班”。
四個字,乾乾淨淨,沒有情緒,簡潔得如同他本人。
她又盯着這四個字看了很久,試圖從這種極度簡潔的表達中讀出某些額外的訊息:
他是不是最近很忙?是不是對日常感到厭倦?
他是不是很很累?是不是不想解釋太多?
他是不是其實也不太開心?是不是也有某種想被讀懂的期待?
現在想想,那四個字什麽都沒說,但她卻用整個青春去解讀它,好像只要她理解得夠深,他就會靠近一點。
他發過一些照片,不多。有一次是書桌一角,昏暗的燈光、透明的玻璃杯、一本翻開的書,她在腦海里自動補全了他讀的書名、喝的是什麽、它是不是一個人。像是在替他寫一個人設,把她理想里該有的氣質,都塞進這張模糊的畫面里。
她以為那他,她其實根本不認識他。
真正的他,她並不瞭解,也從未真正靠近過。
她愛的,其實是自己投射進去的人格劇本——敏感、特別、孤獨而聰明,一個她幻想中能理解她、回應她、足夠複雜也足夠溫柔的他。
他或許確實有些她喜歡的特質,但更多的是她一廂情願填補出的輪廓。
他只是隨手寫了句提醒自己早起的句子,而她卻把它拆解、加工、包裝、打磨,最後做成一個“理想人格”的樣本貼在他身上。
他更新很少,她反而更容易往這份“留白”里傾倒自己的“私貨”。越是沒說什麽,她越能幻想他說了很多。
夢里她就這樣一遍遍點開那些頁面,等待他的回復,反反覆覆排練永遠不會發生的心動劇情。
那不是在靠近誰,而是在用“他”作為載體,練習自己的情感能力,在安全的距離里模擬被理解的感覺。
-
醒來后,我並不失落,像從一場獨角戲中退到幕後。
而我也終於意識到:曾經的我一直在跟一個虛構角色相處,而承載這個角色的真實人類,我從未真正瞭解——小到他喜歡什麽,大到他的價值觀究竟如何。
我對他已經沒有什麽額外的情緒,他可能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沒有我想象的深度,也不需要我賦予的光環。他從未故意僞裝自己欺騙我,是我在對着空氣講述願望,卻以為自己在對誰說話。
我不會再因為一個模糊的頭像,一句平平無奇的簽名,就調動整套情緒機制去相信某種可能性。
夢里她還在練習喜歡,
而我,已經離開了那座自我幻想的劇場。
【後記】
寫完這篇,我忽然意識到一個更長久的習慣:我總是在表達之前,先審查自己。
明明我說得並不過分,只是在夢裡回看了某個曾經的自己、某段過度投射的情感、某個學會放下的時刻,但在按下「發送」鍵之前,我還是會反問自己:
這樣說會不會太露骨?
是不是太脆弱了?
我是不是又說多了?我不是不敢說,而是太早就被訓練要「合適」要「得體」——
說話要得體、表達要節制、情緒要收斂。
而那些在網上大聲說話的男性,他們從來不審查自己,反而覺得情緒外露是一種「真性情」。我們小心翼翼,是因為我們太清楚代價;
我們審查自己,不是因為我們錯了,而是因為我們太懂規則。但現在,我開始學著放下這種自我打斷。
我說話不是為了被誰批准,也不是為了符合哪種標準,而是因為我想為自己留下見證——那些我如何幻想、如何誤會自己、又如何一步步走出來的痕跡。
寫下來,是一種自我回收,
而這一次,我不打算再刪除自我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