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為了產婦,而是為了方便?陳鈺萍醫師揭開會陰切開的歷史真相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
·
IPFS
·
所有生產相關的技術,都是脫離女性身體經驗,立基於男性的一種對科學的想像。

(原文刊載於生動盟官網)

「生得安全,還要生得好!」

婦產科醫師陳鈺萍強調,生產不只是婦女與寶寶一時的事,更影響母嬰一生的健康。她以專業視角,帶領我們回顧會陰切開的歷史迷思,並指出醫療體系需要進行徹底的典範轉移。

會陰切開的歷史

陳鈺萍醫師帶著我們看見過去會陰切開術是沒有實證醫學基礎的,所有生產相關的技術,都是脫離女性身體經驗,立基於男性的一種對科學的想像。包括產檯、會陰切開,都是為了方便接生者而設計,而非為了產婦的需求。

會陰切開帶來的不只是一道傷口,更是會影響一輩子的經歷

多年臨床經驗與研究都指出,只要給產婦足夠的產前知識、適當的準備與尊重身體節奏,生產其實可以不用靠蠻力,也能讓寶寶順利出生,會陰與骨盆底肌也能自然保護下來。

陳鈺萍醫師也分享,自己過去經歷過兩次會陰切開,導致長年的疼痛,直到多年後才得以修復。正是這樣的親身經歷,也讓她更堅定地提醒大家:會陰切開不該成為習慣,更不該被當成「理所當然」。

改變,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整個醫療典範的轉變

最後,陳鈺萍醫師指出,轉變其實是一念之間,當醫師不再把剪會陰當成常規,整個接生概念就能開始改變。然而,若要讓這樣的轉變擴大、深化,則必須透過國家主導、制度改革,才能加速推廣。歐洲已有許多國家將「避免生產創傷」作為公共衛生政策推廣,台灣也應跟上腳步,讓社會理解:

  • 生產創傷可以避免!

  • 會陰切開只是其中一環!

  • 接生者的技術、產婦的知識、友善的生產環境,缺一不可!

陳鈺萍醫師呼籲,生產不應只停留在「風險管理」,而是要朝向「溫柔生產」與「女性身體經驗」的全面理解與尊重。當國家願意正視、醫療體系願意改變,產婦才能真正迎向「生得安全,更生得好」的生產經驗。


支持生動盟的工作:reurl.cc/qOzaOE

生動盟官方網站:www.birth1020.org/

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下載:reurl.cc/E12XaK

生產講座/課程申請: neti.cc/WNKWrBx

陪伴孕產旅程的行動手冊:neti.cc/gYmv9W7

聯絡我們:bratw2015@birth1020.org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2014 年由一群長期關切孕產議題的女性所成立,針對台灣現行的生產模式,提出改革建言,進而推動友善生育的立法及相關政策、自然流產與生育統計的相關研究,推廣友生產教育以及兒童身體教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然流產該是「喪假」還是「產假」?

致懷孕的妳我:美好和價值不是由外觀來定義的

遇見丹麥媽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