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修復匱乏感的思考(上)
人是視覺性的動物,而且很容易就陷入比較之中,常常看到別人所擁有的,卻忘記自己也擁有很多,例如明明自己在今年也有安排了國外旅行也順利回來了,但看到別人出國時,還是會感到羨慕,好像別人安排的行程全部都比較好那樣。行程當然都不會太差,不然何必要去玩呢?因此,有時就很容易陷入那種別人有,自己為何沒有的錯覺中,例如看到別人家不僅有車有房,而且還不止一台車,一間房而已,而自己什麼都沒有。但就算自己什麼都沒有,就無法好好的體會人生嗎?不過,這並不代表有車有房就不是一個好目標。而且,反而還有可能是一種自我設限。
有車有房到底是不適合自己?這是要經過思考的,如果認為有需要,那就設定為目標去追求,而不用強迫自己說因為太貴了,所以自己不值得擁有。這是不同的思考層次問題。先確認自己有沒有需要,就算是需要有房子,也未必是要買在都市蛋黃區裡;就算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存款,也不代表之後就買不起。要知道心想事成的運作法則就是,只要認為許願者值得擁有,已經擁有,宇宙就會幫許願者去執行,不管以如何的方式。甚至在數年後搬到一個新的地方,才出現買房的時機也說不定。在目前的區域不需要,或許在之後的區域就需要並出現購買機會了。
另外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別人不會這樣,自己為何偏偏遇到?例如嫌棄自己的外表條件,或是家庭經濟條件等等,認為自己無法與他人站在同樣的起跑點上。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勢,不是每個人都要去當電影或戲劇中的英雄,英雄只有少數幾個人而已,大部分的人不會是英雄,難道就不能幫助他人嗎?每次當受到外界影響時,就要去釐清這些雜念,就像在自我鍛鍊那樣,自然就能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就算受到別人的情緒用語攻擊,也能堅持住自己經過獨立思考判斷後的想法。再來就是好好面對這篇文章的主題—匱乏感,就是指自認為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不到的那種心理感受。
以月光的做法是,持續說謝謝可以有效的修復匱乏感,能讓自己感受到,自己其實擁有的很多。也不會認為自己的願望是遙不可及的。例如,真的能夠有一戶屬於自己的房子嗎?連頭期款都不知道在哪裡?或是明年的出國旅行可以順利成行嗎?旅費和假期會不會有問題呢?總是會擔心自己的願望無法達成,這是從目前的狀況來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理性腦總是告訴自己,現在沒有的,以後未必會有。不過,就算是如此,難道自己就這樣束手無策嗎?總不能就這樣白白浪費自己寶貴的人生吧?對於金錢匱乏的思考,月光最近有一個體悟,那就是先前看了金錢的真理這本書後,過了數個月,忽然有一天產生一個念頭,為何自己不能寫這樣的書呢?
這時理性腦會很直接的回答是,因為你的資產還沒有破億,沒有資格來寫這樣的書。
那為何沒破億就不能寫呢?應該是想寫什麼內容就寫,即使看起來像小說也沒關係。
這樣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既然這個世界是由自己所創造的,而其他人都是配角而已,那當然可以寫出這樣的劇本啊!至於能不能夠為他人所認同,或是能不能夠有商機,那是另外一回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