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日記,恐懼與控制
今天,我感受到哪一種明顯或隱約的恐懼?
恐懼失去,失去一切所做的努力。
在短短的教學生涯中,我就像牙牙學語的嬰兒一樣,一點一滴學習,學習給予、學習吸收回饋,學習經營,學習觀察,但是有一件事是必須得要面對的
「你只能掌握自己,無法掌握他人的想法。」
也就是終有一天,身邊的人得到成長,他們會不再需要你。
他們或許會留下來,也或許不會。
縱使我告訴自己給予祝福,不要覺得難過,但內心依舊有個聲音,會覺得是不是做得不夠好,還有哪邊沒做到位,沒有給予到對方想要的。
這個聲音很惱人,也箝制了我往前的腳步。
後來我了解了,如果把焦點放在「帶著學生走過這段成長旅程,給予他們價值。」就足夠了,不需多想。
這也是身為教練的價值不是嗎?
每個人都會進展到下一階段,需要自己去闖,教練與學生都是如此,設定一個區間,盡力幫助他們,問心無愧。
他們會成長,我也會。
既然這些是無法控制的事物,唯一要問的是,我要往哪裡去?
有哪件事我其實很想做,卻一直被「怕」所限制?
創業。
我想試試看,如果一份工作能夠完全按照我的意思進行,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
先説説我怕什麼。
我怕失敗,怕實質的錢付之一炬。
怕努力後沒有成果。
怕沒有人相信我的價值。
但同時又想望,成功後的光景。
我明白,成功後面不只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同時也隱含一種責任。
對於公司系統的責任,創業者有義務維持,也責無旁貸。
對於員工家庭的責任,公司倒了,也會間接影響其他人的人生。
對於自我實現的責任,決策錯誤,最後是由創業者來承擔一切。
所以並不是說能夠放手一搏的程度,但也值得試試看。
如果我完全不怕失敗,我會馬上做什麼?
創業。
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生存。
第一次不用再遵循別人的想法活著,這使我迷失。
第一次扛下自己應該要扛的責任,沒有人能替代你。
第一次與所有人對口、溝通,不再需要往上詢問,也不再有疑惑。
我是個謹慎的人,更正,是個過度謹慎的人。
有些時候想太多,真正去做的行動很少。
這點我知道,也正努力在調整與修改。
即使如此,如果我不怕失敗,我也不會馬上嘗試風險極高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