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es
「練習不想要」第二章導讀
快樂極簡的秘笈,就是清理你的身外之物。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每當你的房間裡的物品是非常雜亂的且散亂一地的,心情就會煩躁,而當我們開始動手去整理垃圾以及不要的物品,還有將東西歸位,頓時間就會覺得心情比較輕鬆愉快。如果你有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這就是清理身外之物的威力。書中有提到清理…
「練習不想要」第一章導讀
在過剩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減法生活。
晨光中的恐慌與夢想
清晨的陽光從窗簾縫隙漏進來,我睜開眼,那份熟悉的不安又準時報到了。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恐懼,而是像老朋友一樣,輕聲在耳邊說:「嘿,別忘了,這一切都可能消失。」 我躺在床上,試著釐清這份焦慮的源頭。現實層面其實還好——學生依舊來上課,工作室正常運轉,收入也算穩定。但心裡那個聲音卻不斷提醒著:一切都可能在瞬間瓦解。 幾個學生不續…
人無完人,但能盡事
你知道嗎,有時候最了解自己的方式,就是去觀察自己在不同狀態下的反應。 如果你問我在最好狀態下是什麼樣子,我想會有三個關鍵詞:大膽、有要求、意志力強。不過這些詞彙聽起來很抽象,讓我說幾個具體的例子吧。 設計團課課表時,我經常會採取一些獨創的方式,勇於挑戰學生的能力邊界。有些動作組合其他教練可能不敢嘗試,但我相信我…
父親的背影,與我的典範之道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個夢。夢裡的父親背對著我,正準備走向另一個世界。那一刻,我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湧起一股深沉的悲傷。 夢境中的我三十五歲,父親大約七十歲。現實裡,我才三十四,而他還未滿六十二。這樣的年齡差顯得不合邏輯,卻帶來了清晰的提醒:父親終將退場,而我必須學會承擔自己的位置。 父親一直是我的典範。他…
內心的想法如何塑造外在世界
恐懼的真面目 我開始察覺到,內心的想法其實會直接影響外在世界。 這個發現來自於一個很尷尬的經驗。那天上完課,有個學生沒有跟我打招呼就直接離開了。平常他都會聊幾句,那天卻好像刻意避開我的眼神。我腦袋馬上開始轉動起來:「是不是我今天教得不好?」「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會不會下週他就不來了?」 當我懷疑別人不喜歡我時,最深的…
運動讓你自由
年輕的時候,我認為運動最重要的意義,是外型。那是一種同儕間的比較。大學時期,如果你身上有一點訓練的痕跡,就會比那些完全不運動的同學顯得「厲害」。這份差異,不只是肌肉的線條,而是一種優越感。別人一句「是不是有在偷練?」就能帶來滿足與動力。當兵時也是如此,能跑得比別人快、跳得比別人高,帶來的是被認同的快感。那時候的「爽」,更多來…
當金錢不再是目標,人生才開始富有
如果帳戶有50萬,你會怎麼樣?」 我的回答是:會覺得安心,因為買什麼必需品時不必猶豫。這讓我發現,我的安全感與金錢的距離很小——有錢就安心,沒錢就焦慮。 可問題在於,這份安全感太脆弱,錢一花掉,焦慮馬上回來。我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從頭再來」。但仔細回想,這並不是真的。 我曾經從倉管轉行當健身教練,從零摸索。我曾經經歷學生的來來去去,失…
金錢不等於安全感,真正的資產是你自己
以前的我是個數字控。 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看銀行帳戶餘額,數字夠大,心情就好;一旦往下掉,就開始焦慮到睡不著,那時候覺得,錢就是安全感的全部,沒錢,就沒有未來。 直到有一次,朋友喝了點酒後問我:「欸,如果你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你最想做什麼?」 我本來以為會脫口而出「買房買車」之類的標準答案,結果腦袋裡冒出的竟然是:想去…
傳承規則:丟掉一條信念
這條來自家族、社會或長輩的規則是什麼?你是怎麼意識到它對你有害或不適合?如果丟掉它,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健身知識點-管控疲勞
上一篇聊到訓練要素調控,我們得到這個公式,訓練量 = 重量 x 次數 x 組數透過調整這三個條件來控制訓練量多寡,以肌肉訓練的原理來說,並不是訓練量越高越好,畢竟人體的體力有限,不可能在初期就把訓練量堆高到無法負荷的程度,所以,如何 管控疲勞 就是非常重要的事。 首先先提出三個有關於計算訓練量的概念,訓練組 = 單組訓練所能…
健身知識點-訓練要素調控
談到訓練肌肉,就不得不提到訓練強度,訓練強度由 重量 x 次數 x 組數 所得到的數字,藉此來追蹤訓練量。由於有組數的概念,就還要加上每一組之間的休息時間,休息時間越短,強度越高,因為肌肉還不足以對抗下一組的訓練強度,反之,強度則越低,通常一組休息時間會落於 1 ~ 3 分鐘。 強度通常我們會用 RM 作為重量判斷的標準,RM(Repetition Maximum)稱為最…
我從何處來:一次生命轉折
發生了什麼事,讓你之後的方向或想法改變?事件前後,你的生活、價值觀或行為有什麼差異?這次轉折帶來了什麼禮物?又奪走了什麼?
文化導覽
2023 年有幸報名了一堂改變我往後人生的一堂課,創作與表達 起初會報名的原因是,我想要順利地將我腦袋中的想法寫成文章,並精進我的口語表達能力,當時這堂課的課綱就打中了我。 創作與表達是一堂兩天的課程,低糖講師會跟你講寫文章的三原力,感受力、表達力、想像力,文章就是由這創作力所構成。 這堂課困難的點在於第二天就要立…
最近對於「追逐金錢」的小感
我對「追逐金錢」一直有種排斥感。不是因為我不想要賺錢,賺大把大把的錢,而是因為,我怕自己為了賺錢,變得物質、變得無法滿足於小確幸。買車、買房、買奢侈品,這些是社會為你制定的正道,他們沒錯,只是不是我真心想去做的事,為什麼我會知道,因為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沒有動力。 我爸從小教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節儉,我也認同這句話的…
論損失偏誤
在當教練的過程裡,我最怕的,不是學生離開,而是自己沒有「抗風險能力」。就像兩個業務,A 有存款,B 沒有。當他們都差一個關鍵客戶就能達成這個月的業績,如果談不成,B 的損失與打擊一定會比 A 更重,因為他的緩衝空間更小。這就是損失偏誤影響,當承受損失的能力不足時,得失心會放大到超過判斷本身。 剛開始當教練時,我也遇過類似的狀況。為…
選教練先看身材?還是看運動表現?
今天看到一篇來自脆的文章,文章的作者貼了一位經營自媒體的健身教練IG,並批評對方「練這麼細,有什麼資格出來教大家健身」。 今天想藉由這篇文章,來聊我的看法。 究竟健身教練需要哪些能力,才有資格教學? 從我的觀點來看, 由於每個人對於運動的需求不同,選擇教練的角度也就不同, 如果你今天是想要練肌肥大,那麼你自然不會選擇身…
何謂高品質的訓練?
今天要來聊聊我所認為的「高品質的訓練」是由哪些要素所構成的。第一、專注在當下 我帶過不少學生,常常一邊做動作,一邊想著公事,休息時間會直接抓起手機回訊息,訓練的當下不是專注在肌肉的感受,而是眼神放空,放空的眼神看就了你就會知道,那是一種眼睛凝視前方,靈魂卻不在的狀態,或是,剛剛才提點過的細節,開始訓練的時候馬上…
與人交流的所思所想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不善於聊天。會這樣認為的原因,我猜是跟成長經歷有關吧。 回憶起小時候,大約是國小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同學、朋友聊天、交流都非常自然、不做作。直到發生那件事。那是我與曾經的好友翻臉的日子,原因我至今都不知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這件事情影響了我很久很久,就連現在我都還記得。雖然實際上的細節已…
關於「突破舒適圈」的小感想
前幾天,上完一對一教練課之後與學生坐下來聊天,我們聊到了關於「突破舒適圈」的話題,他認為要嘗試去做讓自己稍微有點不舒服的事,才會慢慢把舒適圈擴大,所以,我們其實是要將自己丟入一個未知、但又不至於死亡的環境去磨練,才能夠成長。舉個例子,如果我在今年底想要上台演講一個主題,在此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的經驗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