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不是長在身體上,而是刻在習慣裡

Miles
·
·
IPFS
·

對我來說,安全感其實很簡單,就是今天有沒有把答應自己的事情做到。
好好教課、寫完該寫的文章、沒有跳過訓練,甚至只是一件小事,像是把垃圾丟出去或把工作室打掃乾淨。這些東西一旦完成,我就會覺得心裡穩了,今天過得算是合格。

我特別需要這種穩定感,因為現實裡總有各種不確定。

學生會不會續約?工作室能不能繼續下去?存款夠不夠應付意外?這些問題偶爾會讓我焦慮。
那時候,我更需要一點日常的依靠。就算外面亂七八糟,但至少我知道,今天我還是完成了我的任務。那種感覺像是在告訴自己:沒關係,你還在前進。

安全感不是突然掉下來的,而是慢慢堆積出來的,就像是日常的紀律。
每天的訓練、每週去一次廟裡報平安、把長久沒用的東西丟掉、把衣服洗乾淨、把小鳥照顧好。
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們就像一塊一塊磚頭,一天一天砌起來,才打造出一個能遮風擋雨的牆。
進修學習也是如此,不管是樂齡健身的課程、張力重置,還是 AI 的應用,都讓我知道自己還有選擇,不會被困在原地。

環境同樣能放大這種感覺。

無人的工作室裡,只有呼吸聲和鐵片的碰撞;家裡乾淨的地板和熟悉的氣味;假日偶爾走進山裡,腳下踩著泥土,心裡反而踏實起來。

這些地方的共通點是——能讓我安靜下來,重新與自己相處。

說到底,影響我最深的其實是自己。

我必須先分清楚什麼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健身,它不只是工作,更是健康、自我價值和時間秩序的核心。把時間放在這裡,就是我最基本的安全感來源。

另一部分是風險管理。如果哪天健身不再是工作,我還必須要有其他選擇。所以我一直在學習、探索,不只是為了能力,而是為了不讓自己被困死,也是為了跳脫舒適圈。

肌肉能帶來短暫的自信,但真正留下來的,是那些習慣。每天一點一點累積的東西,讓我知道,就算世界再不穩定,我至少還能依靠自己。

安全感,不是在鏡子裡看見線條的時候才出現,而是在一個個小動作裡慢慢刻下來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iles書寫下對自我的探索, 書寫下對興趣的追求, 書寫下對事業的嚮往。 本業為執筆的教練,願我能在每次落筆後,得到釋放。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被迫加速學習:AI 時代裡的隱形焦慮

「練習不想要」第二章導讀

「練習不想要」第一章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