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恐慌與夢想
清晨的陽光從窗簾縫隙漏進來,
我睜開眼,那份熟悉的不安又準時報到了。
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恐懼,而是像老朋友一樣,輕聲在耳邊說:「嘿,別忘了,這一切都可能消失。」
我躺在床上,試著釐清這份焦慮的源頭。
現實層面其實還好——學生依舊來上課,工作室正常運轉,收入也算穩定。
但心裡那個聲音卻不斷提醒著:一切都可能在瞬間瓦解。
幾個學生不續課,工作室出了狀況,或者任何一個意外,都可能讓我回到原點。
可是仔細想想,我真正害怕的不是沒錢這件事本身,而是那些可能會出現的畫面:
學生失望地看著我:「你給不了我想要的。」
女友轉身離去,留下一句:「你沒辦法給我想要的生活。」
這些場景像電影片段一樣,在腦海裡重複播放。
它們觸碰的不是對未來的擔憂,而是過去那些無力與挫敗的記憶。
當「你給不了我想要的」這句話浮現,我內心第一個反應總是:「我已經很努力了,還不夠嗎?」
這是最真實的吶喊。
一天十幾堂課,嚴格控制飲食,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認真經營每一個內容⋯⋯我幾乎把生活的全部都投入了,但在某些關鍵時刻,這些努力卻留不住我在乎的人,撐不起我想給的生活。
接著,內心那個疲憊的聲音會冒出來,像是賭氣,也像是試探:「那乾脆不努力了?」
如果努力都沒用,那何必呢?這話聽起來像自暴自棄,但其實是心裡那個累了的自己在說:「我也想被看見原本的樣子,而不是總要用表現來換取認同。」
然後,在這樣的拉扯中,第三個聲音出現了,它比較輕,但很堅定:「別管別人怎麼想,問問你自己想要什麼。」
當我這樣問自己,答案清晰得讓人意外:
我想要的生活,是能夠強大到保護身邊的人。
這裡說的強大,不是炫耀或征服,而是這樣的畫面:
家人遇到困難時,我能伸出手,讓他們不用煩惱。
女友心情低落時,我能接住她的眼淚,給她安穩的懷抱。
朋友想要改變時,我能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知道有我在。
我想成為那種「讓人安心」的存在。
不靠說教,不靠威嚇,而是用溫柔而堅定的力量,讓身邊的人知道:「有我在,會沒事的。」
在我的想像裡,理想中的自己是個經歷過風浪的男人。
身材魁梧,眼神沉穩,遇到衝突不會退縮,也不會盲目妥協,而是用智慧和溫度化解每一個難題。
我能讓人信任,讓人相信:只要有我在,事情就能穩穩地往前走。
不是要成為完美的成功者,而是成為那個可以被依靠的人。
現在想來,那些清晨的恐慌也許不是敵人。
它們像是來自未來的自己,溫柔地提醒著:「是時候準備了。」
準備好成為那個能在風雨中屹立的人。
所以我會繼續走著這條路。
即使偶爾焦慮,即使有時懷疑,我也會一邊學著穩住自己,一邊朝那個如山般安穩的自己走去。
每一個清晨的不安,都是成長的邀請函。
而我,已經準備好赴約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