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友宝女” 究竟有多幸福?

越来越多的女孩正在社交媒体上宣告自己“正式确诊为‘友宝女’”:在朋友的支持之下,她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旅行不用做规划,情绪低落时自动收到安抚奶茶,很小的成就也会变成巨大的夸奖。
所谓“友宝女”,指的是被身边朋友细心宠着的女孩。她们常常调侃,自己因为被朋友保护得很好,甚至不需要进亲密关系,也完全可以过上“轻松幸福的一生”。
女性之间的关系,始终显露出惊人的稳定性,就像家里那张随时可以躺下的大床,安全、柔软、可靠。

尽管“友宝女”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这种关系却是天然而古老的。它描述了一种轻盈的、天然充满理解、真诚袒露、设身处地的关系,这种关系源于女性之间坚定不移的信任和共情。过去,从这种关系中获得的力量一直被低估,而女性正在重新发现它。
它是一种复杂而特别的关系。当你说自己是“友宝女”时,往往不仅仅指向密友,也指向你的女性长辈、陌生女性,因为在“女人世界”里,每一位女性,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朋友和姐妹。
早前,我们发起了一次女性之间传递“粉色能量”的故事征集,希望听到大家在女性身上获得的支持与善意。
在这些故事中,女性之间的联结像是一种本能,一种彼此感知和照料的能力。不是单向的拯救,而是双向的充能,她们提醒着我们,女孩们聚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对世界变好重拾一点点信心。
01 在身边撑起一把伞
因为女孩,不再怕下雨
@遥吻春天
我记得我刚成为高中生三四天的日子,是一个灰蒙蒙的下雨天,那我第一次住校,没有认识的同学和朋友。
我没有带伞,晚上一个人淋雨往宿舍楼走的时候,发现迎面有一个打着伞的高个女生走向我。她走得特别自然,以至于我以为是还没有记清的同班同学,她直直地跑过来给我打伞,我迟疑地说,hello,我们是同学吗?她说不是,只是下雨了,所以要把我送回宿舍门口。
世界有女孩真美好,以后的每个下雨天都会有幻化的一把伞。
她永远能给我勇气
@二毛
我一直是个不太敢在人多场合说话的人。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播客的线下见面会,最后有个观众提问环节,她知道我很喜欢这档播客,就悄悄问我有没有想问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就说我不敢问。
她拍了拍我后背说,“你站起来的时候,我就帮你鼓掌。”那句话好像莫名给了我点什么支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下一秒我真的举手了。轮到我说的时候,声音是抖的,话也讲得磕磕绊绊。但等我坐下的时候,她坚定地跟我说:你刚刚真的特别酷!
我的眼睛一下子酸酸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有朋友在真好,在我没有变强的时候,她也永远会是第一个夸我的人。
和朋友的共享饭桌
@helicopter
我和朋友们会定期去一个人家里聚会,就像《重启人生》里的“电视剧社”那样。每次大家都会带来自己做的好吃的,把家里变成共享饭桌。
我们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聊,那些童年的记忆、过去的轶事,或是文艺作品衍生出的思考,大家总能感同身受。这些时刻,是一直以来给我充电的瞬间,能认识她们真的很幸运。
有时候,我们会想象就这样老去,和姐妹们共居,一起去养老院,或者就像《重启人生》最后,一起转世成一条电线杆上的鸽子也很好。

02 被陌生的善意托举
跨越国境的一场“救急”
@Elizaveta
2023年的夏天,我独自一人从俄罗斯前往欧洲旅行。
当时俄罗斯正受制裁,一般只能通过土耳其转机,因此我来回都买了在伊斯坦布尔转机的机票。因为去程需要在伊斯坦布尔停留一晚,我在爱彼迎上订了一家离机场很近的民宿。
这家民宿只为女性提供住宿,老板是个中年土耳其女人,亲自接送机,还会准备早餐,让人在异国感受到很大的温暖。
假期结束,从维也纳回程时,航空公司把我的托运行李delay到了后面的航班,但因为在伊斯坦布尔中转时间不长,一直没等到我的行李消息,于是我只能空手先回到俄罗斯。
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再住在那个土耳其女房东家,但因为丢行李的慌张和无措,我立马去求助这位女房东,她很热心地接待了我,整夜一直帮我联系机场确认行李的情况。
我回俄罗斯后,行李箱被妥善地送到了她家。几个月后,我拜托一位男同事去拿我的行李。尽管她原则上只接受女住客,但因为信任我,所以欣然地接受了我的男同事入住她家。
谢谢这位女人,我想我一定会再去伊斯坦布尔!
被陌生女人接住的情绪
@Andy
五一节前,我一个人错峰去潮汕旅游。因为收到了研究生项目的offer,整天都在纠结到底去不去读港硕,肠胃非常紧绷,焦虑到饭都吃不下。在老城区看到一家炒粿店,进去点了个简单的生蚝炒粿。这个油炒菜心和很新鲜的生蚝,却让人想起家乡粤西的味道,这时候老板过来问“好不好吃”,我终于开始止不住地落泪。
这时候一个看不出年龄的中年女人过来递纸巾,安慰我:“啊不哭不哭,发生什么事了,可以和我说说吗?”她就像哄小孩一样,递了纸巾又给白开水,哄我吃东西。
她拿了一个一次性塑料盘,从他们家饭桌上给我夹菜,让我“就像和家人一起吃饭一样”。本来肠胃痉挛的我,一口一口都吃完了。她也和家人吃完饭,坐在我对面,告诉我,她也在深圳打工,老家是汕头的,我们今天恰好坐同一班高铁来的汕头。
于是我开始挤牙膏地倾诉我的情况,她也一点点听,并给出反馈:“哇能去香港读书很厉害啊,你很有文化啊,我没有文化”“我相信你一定行的,我看到你就知道你肯定很有能力,我相信你(坚定的眼神)”……
她也开始说她自己的故事:如何在深圳打工,却失业了;家里有八十岁老母,失业了不能接济母亲,又怕母亲担心,只好隐瞒不说;但放假了还是要回家,因为家才能给到真的温暖。总之她的中心思想是:“你看我过得比你苦多了,还是积极面对生活。你这个真的不算什么。”
她的五官很特别,眼角是下垂的,眼里很悲伤的样子,嘴角却总是带笑,仿佛又能积极面对生活、温柔对待世界。仔细想想,萍水相逢的两人,并没有给对方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在我崩溃大哭的时候,我的情绪居然被一个陌生人深深地看见并接住,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
突然真正理解了“girls help girls”
@Narcissus
前几天在西安旅行,在一个没有下行扶梯与无障碍电梯的地铁站,我一个人拎着重约20kg的箱子和一个大行李包,只能一格一格往下挪。身边大约五六位男性与我擦肩而过,直到一位小姐姐友好地跟我搭话帮我拎了行李包,一路送我下楼梯过安检到了站台层。
那一刻突然真正理解了“girls help girls”的意义。
几天后,在一个没有上行扶梯和无障碍电梯的地铁站,我也看到一位同样拎着大行李箱的女生,于是主动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虽然她拒绝了我,没能帮上忙,但在这件事之后,看到独自拎着大件行李的女生,我应该都会努力克服社恐上去搭个话搭把手的。

03 为你挡在身前的那个女孩
来自女孩的安全感
@秃头米奇
有一天我下班坐地铁的时候,有一个美容机构的男性推销员上来要我帮忙扫码关注公众号,说关注了就可以获得一个小礼物。那个礼物其实是一个很丑的小发卡,出于好心,我就帮他扫了,但扫完之后他又要让我绑定手机号注册会员,我觉得不是很安全,这时候我就跟他说,好了我不需要了,谢谢。
他个子很高,大概一米七几,是一个挺壮的男性。他的语气也不是很客气的,而是很有攻击性的那种,他不是说“请你扫一下”,没有这种语气词。最后他甚至要抢着我的手机帮我去绑定,我说我真的不需要,也不要你的礼物。他就一直缠着我,即便我挪到别的位置,他也跟着我,我就觉得很吓人。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女生站出来,很凶地对那个推销员说:“别人已经对你很好心了,你不要再缠着她了,而且地铁上是不允许推销打广告的。”她戴着口罩,是一个个子挺高的女生,就把那个男的赶走了。我就觉得,哇,好有安全感。
面对偷拍,冷静、勇敢
@Andy
某天上午坐地铁通勤途中,注意到并排坐我对面的两个陌生人,一个是和我也许同龄、也许稍大一点的姐姐;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看起来已经退休的大叔。大叔在一本正经地说教,什么“这是这个年龄正常的情况”“这是出于自然的、个人的兴趣倾向,并不是出于恶意……”云云;旁边的姐姐稍稍面露愠色,皱着眉头安静听着。地铁里很安静,我坐在对面也能断断续续听到大叔的声音。
下一站人流量大,将要到站时,对面那个姐姐走过来,突然靠着我耳边说,刚才那个大叔在偷拍我,被她抓包了、监督着对方删了照片。她建议我赶紧换一个车厢,最好现在下车、换下一班车继续坐。我当时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只来得及说一声“谢谢”,就看着她迅速下了车。
那个大叔似乎也下了车。我一个人木然地换了个车厢,初始只觉得恶心;同时又觉得感动,她没有大声声张,勇敢地、安静地处理了问题,没有影响到其他乘客,还替我承担了那个大叔的所有“说教”。真可惜没有仔细向她道谢。
04 向更多的女性,伸出手
在为陌生女孩努力的瞬间,明白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6号宇宙飞船
某个接近凌晨的深夜,我和朋友在路上骑车,看到一个女生的裙子被自行车铰链绞进去了,无措地站在路边。
我俩停下来,试了很多方法想帮她把裙子下摆撕下来,因为手里可以用的工具(钥匙)实在不够锋利,都失败了。但是因为太晚了,我们就一边和她聊着天,一边陪着她,直到她的朋友带着剪刀赶来。
这个为陌生女孩努力的瞬间,get到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帮助很多人的人,想要帮助很多很多的女性,想要挣很多钱去帮助不能读书的女生,想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去为女性发声。
帮助一对母女,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drunkpony
这不是一个别人帮我,而是我帮了别人一个故事。
去年元旦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景德镇跨年。那天晚上在广场上有一个打铁花的表演,观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挤到不能呼吸的感觉。当时我们到得比较早,站在第二排,我们前面站着一对母女,右前方有一家人,我们就感觉到他们家有一个男的一直在往那对母女那边挤,导致她们一直往旁边让。那个妈妈就有点生气,结果那个男的就非常凶,他们就开始激烈地吵起来了。
我当时觉得有点生气,因为我就站在他们后面,所以我是看的非常清楚的,就是这个男的一直在挤。所以我当下就立刻加入战局去声援这个妈妈,还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证据,我说本来我和我朋友正前方就是这对母女,现在变成了正前方是你们一家人,那很明显就是你把她们挤过去的。
后来他看我们人挺多,慢慢就不说话了。后来表演开始,大家都很兴奋,都想往前面挤,我就感觉我们一直在被往前挤,突然我就发现那个妈妈握了一下我的手,跟我说你当心,不要被挤到。当时我就觉得挺温暖的,就算我感觉我也没做什么。
我当时为什么会感同身受,是因为那个小女孩还挺小的,可能十岁出头的样子,我就想到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我妈带着,我也经常有我妈带着我跟别人吵架的记忆。以前我会觉得挺尴尬,挺难堪的,因为所有人都会看着你们。现在我会觉得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去跟别人吵架,其实是个还需要挺大勇气的事情。

这些充满了粉色能量的故事里,女孩们悄悄接住对方崩溃的情绪,在公共空间中为彼此争取尊严和安全,有人在伤痛中被理解,也有人在帮助别人的瞬间找回了自己的记忆。我们相信,粉色能量聚集在一起,就是女性之间爱的循环。
5月9日,刚好是 ubras 9岁生日,BIE的女孩作为 ubras 的好朋友,共同邀请了音乐制作人和插画艺术家们,将粉色能量绘成画、谱成曲、制成衣。 我们想用各种创作形式来唤起大家对粉色能量的感官体验,用粉色串联起女性之间的彼此支撑、共同温暖的小小能量。



通过粉色信号的传递,ubras 期盼大家在穿着能量粉的同时,找到同样闪烁着粉色信号的「她」,一起 Have a 9th day!
— The End —
BIE别的女孩致力于呈现一切女性视角的探索,支持女性/酷儿艺术家创作,为所有女性主义创作者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一起书写 HERstory。
我们相信智识,推崇创造,鼓励质疑,以独立的思考、先锋的态度与多元的性别观点,为每一位别的女孩带来灵感、智慧与勇气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IE别的女孩
BIE GIRLS is a sub-community of BIE Biede that covers gender-related content, aiming to explore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Topics in this community range from self-grow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 cognition, all the way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rt. We believe in wisdom, advocate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question reality. We work to bring inspiration, wisdom and courage to every BIE girl via independent thinking, a pioneering attitude and diversified views on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