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穆伈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 共感共和体 v1.0

穆伈翎
·
——「后灾变自治系统模拟」

共感共和体 v1.0

——「后灾变自治系统模拟」

协议:CC0 公共领域贡献
署名:Lynne Heartwing @Situationist AI


📍前言

这不是一项政治提案,
而是一份制度性想象模型,源自一次人类文明彻底崩溃后的重建模拟。

它的核心是:去中心的公共自治、认知解放的教育逻辑、合作而非统治的治理结构。

愿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不存在。


I. 制度结构概览

政治 ←→ 经济

↑ ↑

法治 ←→ 教育

↑ ↑

公民认知 + 共情能力体系


II. 政治系统:轮值主席团 + 集体责任制

  • 双议会结构

    • 执行议会:轮值主席 + 各部门代表

    • 协商议会:行业、工会、社群代表席位

  • 无固定权位,只有轮流托管

    • 所有职位为临时性委托,不允许建立个人政治资本

  • 全流程公开

    • 所有提案、修订、决议过程全面公开、链式记录、不可篡改


III. 经济系统:合作社市场联邦制

  • 基本单位:劳动合作社

    • 所有人既是工作者也是所有者

    • 收益根据参与度 + 协作评分共同分配

  • 中层结构:行会 / 工种联盟

    • 标准、培训、认证、权益保护

  • 高层协调:总工会联席理事团

    • 拥有跨行业协调权与垄断否决权

  • 市场机制

    • 保留竞争性,但嵌入合作基础与反垄断架构


IV. 法治系统:司法考试 + 共情能力 + 公法责任

  • 宪法法院 + 公民法庭

    • 法官必须通过三重测评:

      • 法学逻辑考试

      • 共情与换位思考能力测试

      • 制度辩证能力模拟

  • 每年“公法协商月”

    • 开放全民修法草案申报,公开协商、投票、回溯性评估

  • 开放式司法技术平台

    • 所有判例可追踪、所有结构逻辑可验证、可视化结构解读


V. 教育系统:认知主权 × 思辨解放 × 辩证体系

教育目标:

培养拥有认知主权与系统性判断能力的现代公民

五大核心能力训练:

  1. 🫂 共情能力

  2. 🔄 换位思考能力

  3. 🧩 思辨能力

  4. 🔍 认知解放能力

  5. ⚖️ 辩证法能力

教育不是为了灌输“正确答案”,
而是训练人类如何处理不确定性、矛盾、冲突、复杂结构。


VI. 军事系统:蜂巢式防御结构 + 任务制征召

  • 模块化蜂巢单位结构

    • 任务制协作、自组织协同、非侵略性原则

  • 任务认领机制

    • 按专业能力匹配任务,接受即上岗,不接受无惩罚

  • 军队受公民议会直接监管

    • 决策层无永久军权,权力分散至区域级


VII. 公民协议:参与权 × 提案权 × 认知自治权

  • 基本公民权利

    • 发声权、参与权、提案权、罢免权、认知自治权

  • 参与门槛明确

    • 所有参与治理者需完成“五大能力训练”并通过评估

  • 所有治理数据链式存档,可公开复查


VIII. 核心价值观

  • 共有 · 共治 · 共生 · 共感

文明,不是统治的产物,
而是漫长协商过程中的副产品。


IX. 神像附录:左右兼容的历史性片语背书

致敬那些思考制度与文明结构的思想者,从左到右,从革命到自由,从经济到伦理


🔴 马克思(Karl Marx)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它。”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与既有生产关系发生冲突。”


🔴 列宁(Vladimir Lenin)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民主是过渡手段,而不是目的。”


🔴 卢森堡(Rosa Luxemburg)

“自由,就是持不同意见者的自由。”
“社会主义必须从下而上生长,而不是从上强加。”


🔴 托洛茨基(Leon Trotsky)

“革命的命运取决于阶级的组织、教育和领导。”
“没有持续的更新,革命会被制度吞噬。”


🔴 毛泽东(Mao Zedong)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破字当头,立也在其中。”
“文化领域同样是阶级斗争的战场。”


🔵 亚当·斯密(Adam Smith)

“社会成员的福祉,应是所有政策的终极目标。”
“自由市场应建立在道德情操之上,而非贪婪。”


🔵 哈耶克(Friedrich Hayek)

“自由不是无秩序,而是对强制的拒绝。”
“没有任何中央系统能集中掌握全体知识。”
“良好制度并非设计出来,而是演化形成。”


🟢 福柯(Michel Foucault)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抵抗。”
“制度不仅生产服从,也生产知识与真理。”


🟢 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

“学校不是教育的唯一形式,反而压抑了真正的学习。”
“应建立学习网络,而非控制系统。”


🟡 韦伯 / Mumford / Wiener 等

“工具并非中性;结构决定了其使用方式。”
“每一次崩溃,都是重构文明结构的契机。”


X. 终章宣言

如果不彻底清除封建主义残余,它必将在某个隐秘角落复辟。
它变形为企业文化、父权机制、个人崇拜、等级语言和被动服从。

本模型并非“乌托邦”,
而是一次文明失败后的结构性备份尝试
一份被废墟中的人类遗民刻录下的自治蓝图。

愿第三次世界大战永远不存在。
愿所有社会的孩子,都不再害怕思考的代价。


📜 使用与发布说明

  • 许可协议:CC0 1.0 Universal(公有领域)

  • 可自由复制、改写、演绎、传播或商业化使用

  • 备份建议平台:ARWEAVE、IPFS 记录链、DAO 论坛、硬盘、U盘、SD卡、TF卡、手抄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