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行光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探索練習『三問日記』

行光者
·
·
連續七天,每天花 15~30 分鐘,自由書寫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不限字數、沒有對錯)

今天,有什麼事讓我有一點點感覺「活著」?

今天是慵懶的週日,平常的週日早晨通常都是賴在床上睡到飽,前一天晚上不會準時照著就寢時間上床,所以,早晨通常是被日光照醒,又或是被肚子餓的感覺敲醒。

在不需要準備工作,以及調適心情教課的早晨,有什麼樣事情會讓我感覺活著呢?

這是我一直以來都沒有仔細去思考的問題。

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進食與睡眠之外,週日在家獨處好像也只剩下滑手機而已。

說實在,我很久沒有感覺自己「活著」,活著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是體驗開心的情緒?還是悲傷?還是會有痛苦?或是成就感呢?

既然想不到什麼樣事情讓我感覺活著,讓我就從我肯定不會感覺活著的事情來講吧!

滑手機:滑手機不會讓我感覺活著,不知道有多久,看著有趣的短影片已經感覺乏味,看完後絲毫不覺得有得到什麼,反而有一股浪費時間的感覺,一方面沒有感覺到放鬆,另一方面也消耗能量,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想要度過時間,就會先滑手機,就好像想試著從手機中抓住什麼一般。

進食:我最近很少對於食物有渴求,我把進食當成維繫我身體能量的行為,但是,經過兩週的腸胃不適之後,在某一天,我竟然很渴望吃到浮水魚羹,很神奇!我想這是身體給我的一種訊號吧,讓我決定在腸胃復原之後,去吃一碗好吃的浮水魚羹。

期待起床: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晚上躺在床上滑手機,捨不得闔上眼睛睡覺,是因為隔天早晨不期待起床,我覺得是有幾分道理的,我在當兵的時候,非常渴望週末的行程安排,每次回應收假的時候,就開始在筆記本規劃下一次三天放假,要去哪裡,要做什麼,以及要吃什麼美食。

但是,近幾年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週末只想要休息,我想可能是平常的工作需要大量接觸人,而且週一到週六都是工作的備戰狀態,所以週日不會想要再安排與人接觸的活動,不過,卻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我連與自己相處都不會安排呢?

就在文章打到現在,我有感覺自己似乎活過來了,是寫作讓我活過來的嗎?有可能是,不過就讓我隨意地把所想記錄在這裡吧!

今天,我在哪裡感到不安或空虛?那是為什麼?

這題我能很肯定地說,虛度光陰讓我感覺不安,停滯不前讓我感覺空虛,不知道目標為何也讓我感覺迷茫。

那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總被家長告誡,好好讀書,努力工作賺錢,以後娶個好老婆,買房買車,組織家庭,以上這些真的是我要的嗎?這幾年不斷的反思這些問題。

如果不是我要的,那我要的是什麼?

我以往做的工作都是枯燥、重複性高的工作,但是我蠻會忍耐,所以對這件事情除非難以忍受,不然都是先撐著再說,如今,我慢慢開始能感覺到,重複性質高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渴求挑戰與變化,我喜歡將混亂歸為秩序,但是維持秩序太久,又不是我想要的,很矛盾,對吧?

虛度光陰、停滯不前、不知道目標為何這三個應該皆屬於混亂的層面,這種失控感讓我覺得事物不在我的掌握當中,就會焦慮。

目前先思考也挖到這個深度。

如果生命剩下一年,我今天還會選擇做這些事嗎?如果不,想做什麼?

簡單地說今天做了哪些事

昨日熬夜獨自一人看電影。

早晨起床賴床滑手機。

買早餐與家人、朋友傳訊息對話。

再來就是進食時間,以及滑手機。

然後才是寫作。

這樣統計下來,其實滑手機佔了我大部分週末的時間,意外的蠻多的,很浪費時間。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不會選擇做這些事,有個想法在我腦袋存在已久,只是礙於現實問題沒有辦法實現。

我想丟掉手機生活看看。

想知道沒有手機的世界是長怎樣。

回想起小時候,我跟哥哥週末的時候也是沒有手機,沒有網路上這些有趣的影片,但是我們還是總能找到玩樂的方法。

玩積木、玩玩偶、兩人棒球、在田裡跑跳,好不快樂!

為什麼現在沒辦法了呢?

如果丟掉手機後,我會想做什麼事,可能是開著車到遠方,去看看世界,去看看那些還沒有看過的地方吧!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