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不是人人能玩的遊戲,但人人都可能成為遊戲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政治從來都不是什麼「全民共享的美好理想」,而是少數有能力者的博弈場。普通人若不認清這點,就很容易在一片「人民當家作主」的口號裡,成了被操弄的棋子,還不自知。
我們當然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參政的權利,但如果不具備相對應的判斷力、資訊素養與制度理解能力,這個「權利」很容易淪為一種情緒動員的工具。當群眾失去了對事實的辨識力,也缺乏對長遠的思考能力,那他們所參與的,不是民主,而是集體的自我催眠。
馬克思不是要每個工人都來當官
許多人誤解了馬克思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誤以為那是讓每一個底層勞動者都能夠當家作主。事實上,馬克思的原意是希望建立一種能真正代表勞動者利益、推翻資本壓迫的政體,但這仍然需要有能力、有格局、有知識的人來執政。
當「讓人民當主人」變成「讓任何人都能主政」,卻不問其能力與判斷,那樣的政權最後只會變成一場混亂。歷史上太多革命政權高喊「人民萬歲」,結果只是換了一批人上台作威作福,而那些原本被期待解放的人民,最終成為另一場操控的犧牲品。
人民當家的幻覺,其實是被代表、被操控的真相
現代群眾最容易陷入的陷阱,就是誤以為「我有投票權、我有發聲權」就代表我真的有掌控權力。但實際上,在資訊不對等、媒體被操控、情緒被煽動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什麼是真正的公共利益,什麼是包裝過的私利話術。
當你情緒澎湃地上街,或在網路上激情發文時,有沒有想過:
你是在表達自己,還是在重複某個操盤手想你說的話?
認清自己的能力,是抵抗被操弄的起點
這不是在鼓勵人退出政治,而是在提醒:參與任何公共議題前,請先自問:
我理解這件事的制度背景嗎?
我能判斷資訊來源的可信度嗎?
我是不是因為某種情緒而支持了某個立場?
我有沒有可能正在成為某場操作中的傳聲筒?
政治權力本來就不可能平等分配,但判斷力與自省力,卻是每個人可以培養的基本素養。如果做不到成為博弈場上的玩家,至少不要成為他人的棋子。
清醒不等於冷漠,理性才是最大的自保
這個時代不是缺熱情,而是缺思辨。
不是缺「站出來說話」的人,而是缺「在開口之前先思考」的人。
政治從來都不單純。清醒的人不必每天高談政治,但也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一方。這不是犬儒,而是一種成熟的公民態度。因為你知道,當你輕易說出「我支持誰」的時候,也許背後的劇本早就寫好,而你,只是台詞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