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藉溝通化解衝突
2025年10月28日
如何藉溝通化解衝突
讀經: 書22:10-34
選讀經文:書 22:10-12,15-34
"10 呂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迦南地的約旦河一帶地方,就在約旦河那裏築了一座壇,一座高大壯觀的壇。11 以色列人聽見了,說:「看哪,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在迦南地對面,約旦河一帶地方,以色列人的境內,築了一座壇。」12 以色列人一聽見,全會眾的以色列人就聚集在示羅,要上去攻打他們。…15 他們來到基列地,到呂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那裏,對他們說:16 「耶和華全會眾這樣說:『你們今日離棄耶和華不跟從他,干犯以色列的神,悖逆耶和華,為自己築了一座壇,你們所犯的是何等的罪!17 從前我們在毗珥犯的罪孽,導致瘟疫臨到耶和華的會眾,甚至到今日都還沒有洗淨,這還算小事嗎?18 你們今日竟然離棄耶和華不跟從他!你們今日既然悖逆耶和華,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會眾發怒。19 若你們認為所得為業之地不潔淨,可以過來,到耶和華之地,就是耶和華的帳幕所居住之地,在我們中間得地業。你們卻不可悖逆耶和華,也不可背叛我們,在耶和華-我們神的壇以外為自己築壇。20 從前謝拉的曾孫亞干豈不是在那當滅的物上犯了罪,導致憤怒臨到以色列全會眾嗎?死在他所犯的罪中的,不只是他一個人而已!』」21 於是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回答以色列族系的領袖,說:22 「大能者神耶和華!大能者神耶和華!他已知道,願以色列人也知道,我們若有悖逆的行為,或是干犯耶和華,你今日就不要讓我們活著!23 若我們為自己築壇,離棄耶和華不跟從他,或將燔祭、素祭、平安祭獻在壇上,願耶和華親自追究。24 不是這樣!我們做這事的原因是懼怕將來你們的子孫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甚麼關係呢?25 因為耶和華以約旦河作我們和你們呂便人、迦得人的交界,所以你們在耶和華裏無份。』這樣,你們的子孫就使我們的子孫不再敬畏耶和華了。26 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樣的祭,27 而是為你我之間和後代子孫之間作證據,好使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我們的燔祭、平安祭和別樣的祭來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將來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在耶和華裏無份。』28 所以我們說:『將來他們若對我們,或對我們的子孫這樣說,我們就可以回答說:你們看,我們列祖所築的壇是耶和華壇的樣式,這並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樣的祭,而是作為你們和我們之間的證據。』29 除了耶和華-我們神帳幕前的壇以外,我們絕沒有意思要為著獻燔祭、素祭和別樣的祭而另外築一座壇,悖逆耶和華,今日離棄不跟從他。」30 非尼哈祭司與會眾中的領袖,就是與他同來那些以色列族系的領袖,聽見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所說的話,就都看為美。31 以利亞撒祭司的兒子非尼哈對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說:「今日我們知道耶和華在我們中間,因為你們沒有向他犯悖逆的罪。現在你們把以色列人從耶和華的手中救出來了。」32 以利亞撒祭司的兒子非尼哈與眾領袖離開了呂便人和迦得人,從基列地回迦南地,到了以色列人那裏,就把這事向他們回報。33 以色列人看這事為美;以色列人就稱頌神,不再說要上去攻打呂便人和迦得人,毀壞他們所住的地了。34 呂便人和迦得人給這壇起了名,因為這壇在我們之間見證耶和華是神。"
時代默想:
人際間有各種原因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對於此刻能並肩作戰的好兄弟,在剛分手各自回家不久,卻差點因誤解而鑄成大錯,作者以平行結構闡述其過程:
A. 河東支派築壇(10)
B. 河西支派預備打仗及差派領袖執行(11~15a)
C. 河西支派指責河東支派的叛逆(15b~20)
D. 河東支派否定指控及辯解(21~29)
C' 河西支派接納河東支派的解釋(30~31)
B' 河西支派取消打仗及領袖歸回和匯報(32~33)
A' 河東支派為壇命名(34)
河西支派的指責(10~20):定居在約旦河西九個半支派的以色列人,聽到歸回河東定居的兩個半支派同胞,竟然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另起祭壇(10),便立即行動,防止他們叛逆,引來神的憤怒,使懲罰臨到所有以色列人。因律法的規定只能在會幕敬拜(參出23:17),此刻會幕正設立在「示羅」(18:1),所有以色列人都當在示羅敬拜神,不應另立祭壇。於是全員聚集在示羅,準備上去攻打河東兩個半支派,以捍衛他們自身的利益。同時派出以利亞撒祭司的兒子非尼哈,以及十個支派各自的領袖代表去到河東,先口頭指責他們「悖逆」,並以毗珥引來瘟疫的事件(參民25:1~5)為例,要求他們立即悔改(11~20)。
河東支派的解釋(21~34):他們這樣做是要囑咐雙方,以及將來的後代,不要因居住的地區阻礙,而遠離親屬關係,更重要是提醒彼此,仍要以敬奉耶和華為共同的信仰(21~29)。在彼此了解後,經文指出河西的代表團各人「就都看為美」(30),甚至在他們回本城匯報事情始末後,以色列人都「看這事為美」(30~33)。最後,住河東的兩個半支派便以「在我們之間見證耶和華是神」為此祭壇的名字(34)。顯然,這次是河西的支派誤會了自己同胞。
「築壇」的出發點沒錯,卻過於「出格」(「一座高大壯觀的壇」,10),因在約書亞記中多以「立石」表達提醒和記念(參4:6~7,8:29,24:26)。然而,河西支派卻不求甚解,就要攻打河東支派。不曾思考的行動,以及不作理解的激動回應,正正導致巨大惡果的起頭,惟有真誠溝通和互相體諒,才是神家應有相處之道。
回應禱告:
惟願我們能多聆聽和願意多溝通,不要過早下判斷,願意積極尋求雙贏方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