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為人而建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QI/1

《三隻小豬🐷都是我》上|茅草屋的開始🌾

為人而建
·
·
我用三隻小豬的故事🐖,寫給自己的情書💌,標記三個回憶的位置與意義📍,每一隻小豬都是曾經的自己。🪞

一個我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 🌱

我大學就讀軍校🎖️,生活並不輕鬆💦。曾因家庭🏠與心理壓力🧠,在大三上學期結業後選擇休學一年⏸️。
我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發生在復學後的大三下學期📘。某天晚上的休息時間🌙,我聽見一位休學前的學弟——現在的同學👥——分享他在教會⛪聽到的證道話語📖,那番話深深感動了我💓。
他邀請我參加主日禮拜🙏,於是我開始在每個主日下午🌞,與教友們一起踢足球⚽或打排球🏐,也在週六休假時間📆,參加教會的聖經課程📚,持續學習了半年。
最後,在大四上學期🎓,我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正式踏上信仰的旅程🚶。


茅草屋開始搖晃 🌬️

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接受教會信仰⛪後,我原以為接下來的軍校生活🎖️,以及畢業後的軍旅生涯🪖,能一路平安順利🕊️。那時的我,就像童話裡的豬大哥🐷,用茅草蓋起一間信仰的屋——輕盈、快速、充滿希望。
沒想到,那只是試煉的開始🔥。
那位曾向我傳福音的同學👥,以及我自己和其他被他影響的同學與學弟👬,都直接遭遇了來自學長👨‍✈️、長官🧑‍✈️、老師👨‍🏫的逼迫與責難😣,甚至還有未接受信仰的同學們的排擠🙅‍♂️。
我們的信仰,就像那間茅草屋🛖,在風中開始搖晃。
當時的校長是一位虔誠的民間信仰者🧧,他強烈反對任何教會活動在校內舉辦🚫。我們的聚會只能秘密進行🤫,像是在校園某個角落悄悄築起一間不敢被看見的屋子。
那不是童話裡的風,而是真實生活中的壓力與孤立。
但我們仍選擇留下——在風中守住那間脆弱卻真誠的信仰之屋🌬️


在風裡築起我們的信仰生活 🪶

我們有某些同學👥,跑去向某系一位在另一個教派教會擔任牧師的老師👨‍💼告狀,說那個系的某些同學和學弟👬有參加我們的教會⛪。
那位老師便把那些人找去🫢,說了許多關於我們教會的壞話🗣️,試圖讓他們遠離我們的信仰生活。
那一刻,我心裡浮現的不是辯解,而是童話裡的大野狼🐺——不是吹倒房子的風,而是用話語拆解信任的利爪。
從那之後,我們在校內的行動變得更加謹慎🕵️‍♂️,像是在風中守住一間不敢被看見的茅草屋🛖。
值得慶幸的是,學校在假日時會開放校園讓民眾參觀🚪,我們便利用這個機會,在系館的一間教室📚,邀請教會的牧者👨‍💼前來分享話語📖。這些聚會雖然不能公開,但卻成為我們信仰生活的支撐點🪶。
唯一能夠公開進行的活動,就是邀請教友們來校園一起踢足球⚽或打排球🏐。在奔跑與擊球之間,我們彼此鼓勵💪,也在風中築起一種不被看見的信仰生活——真誠、隱密、卻不曾停止。


茅草屋的位置已被標記 📍

教會裡的校內同學👥、學弟👬、牧者👨‍💼與弟兄姊妹🫂,一起為軍校的宣教禱告🙏了半年,終於看見了果效🌱。那些曾逼迫我們的學長👨‍✈️畢業任官後,即使仍有長官🧑‍✈️與老師👨‍🏫的反對,學校對信仰活動的阻力卻漸漸減弱🕊️。
我在大四上學期🎓受洗💧成為基督徒✝️後不久,母校迎來了一位基督徒校長👔。我們的宣教開始能以低調的方式進行🌿,不再只是秘密的聚會,而是一種被默許的存在。
那段時間,也陸續有同學與學弟來到教會⛪,加入我們的信仰生活。教會在其他軍校的宣教也逐漸開花結果🌸,越來越多軍校生一起在教會聚會🤝,彼此鼓勵、彼此建造。
教會的氣氛變得更好了💖。
而那間茅草屋🛖——曾經搖晃、曾經隱密——如今已被標記為我信仰旅程的起點📍。
它不再是脆弱的象徵,而是我第一次學會禱告、第一次選擇留下的地方。

(待續)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