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囉書窩|人生總會有辦法!

子非魚
·
·
學會首尾一貫感,獲得讓生活更自在的壓力應對能力

■ 書名

人生總會有辦法!學會首尾一貫感,獲得讓生活更自在的壓力應對能力


■ 觀點

首尾一貫感是什麼呢?

所謂的首尾一貫感,英文為Sense of coherence,就是「即使處在高壓的狀況下,也能妥善應對該狀況,並保持心靈健康的能力」。因此,首尾一貫感也稱為「壓力應對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即使遇到辛苦的工作、令人感到疲憊的人際關係、高壓的事件,也能夠開朗健康地活下去的能力」。提倡首尾一貫感的人物,是醫療社會學家亞倫.安東諾夫斯基(Aaron Antonovsky)博士。


首尾一貫感(SOC)由三個感覺所構成

首尾一貫感是由三個要素(感覺)所構成的:

  • 可理解感(大致上理解)——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掌握自己現在所處的狀況或今後的發展。

  • 可應付感(總會有辦法)——認為自己遇到的壓力或障礙是可以解決的。

  • 有意義感(任何事都有其意義)——認為發生在自己的人生中或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構成首尾一貫感的這三個感覺是相輔相成,彼此影響的。

另外,本書的核心是增強首尾一貫感,特別是增強可應付感。也就是要告訴大家如何提升產生「總會有辦法感」的能力。


無須為每一件事情找到意義

對自己的人生而言「跨越這道難關是有意義的」這種感覺,就是「有意義感」,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為所有的事情找出意義並跨越它。雖說「任何事都有其意義」,但有時候也必須區分出「有跨越的意義」與「沒有跨越的意義」的事情。

根據安東諾夫斯基博士的說法,SOC(首尾一貫感)強的人,會根據時間或場合選擇並運用靈活且相對快速、適切的應對策略與方式。而有一種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應激源都想要反擊並抗爭,乍看之下勇猛果敢,SOC評分通常也異常之高,但博士將這種人與SOC強(strong)的人區別出來,稱之為SOC硬(rigid)的人,並稱這種人的特徵是面對應激源態度堅強卻脆弱易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將SOC強的人單純描述為面對應激源態度堅強的人,而是思想靈活且態度堅強的人。


■ 解方

如何增強可理解感?

  • 在規則、規律、價值觀、責任歸屬明確的地方累積經驗

  • 稍微拓寬視野

  • 感到不安的時候,思考「自己沒有掌握到的事情是什麼」

具體增強可理解感方法:

  • 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慣例或規則

  • 準備到還算可以理解、大致上能預測的程度

  • 具體想像未來「理想的自己」

  • 自由想像「死前想做的事」

  • 要先弄清楚「自己擁有什麼價值觀和想法」

  • 擺脫貼標籤和應該的想法

  • 不要認定自己「運氣不好」


如何增強可應付感?

  • 藉由「在負荷過小與負荷過大之間取得良好平衡的經驗」來增強

  • 成功解決適度課題時所獲得的「成功體驗」非常重要

具體增強可應付感方法:

  • 借助他人之力累積成功體驗

  • 閱讀和自己狀況類似的人的書籍

  • 寫下屬於自己的「成功日記」

  • 儲備一些自己的獨門減壓方式

  • 找一個能讓自己放心求助或請教的人

  • 試著改變逃避的行動模式

  • 重視人際關係並從中學習


如何增強有意義感?

  • 某件事情獲得好結果,而自己也有參與其中的人生經驗

  • 累積獲得他人認可的經驗,實際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義

具體增強有意義感方法:

  • 在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義」的職場工作

  • 提升「轉換力」

  • 試著釐清並思考跨越這道難關究竟有沒有意義

  • 面對人生重大困境時也要心懷希望,盡己所能

  • 用正面、肯定的觀點看待事物


■ 評論

這本書介紹了醫療社會學家Aaron Antonovsky提出的「首尾一貫感(生命凝聚感)」(Sense of Coherence, SOC)理論,其核心包含三個要素:可理解感、可應付感、有意義感。儘管書中內容並無太多新意,但它提供了一個不同的框架來理解這些概念,這一點確實別具巧思。

例如,「可理解感」可對應到ACT中對價值觀的強調,或防衛性悲觀的思維策略;「可應付感」與心理韌性及過往經驗的運用相關;「有意義感」則可與意義治療的理念互相呼應。書中也間接回應了我對「意義感隱含著自欺性」的疑問。書中提到,雖說「任何事都有其意義」,但有時候也必須區分出「有跨越的意義」與「沒有跨越的意義」的事情。不過,對這樣的回答我仍感到不夠完滿。

意義包含四大支柱:歸屬、使命、敘事、超然。然而,若深入思考,會發現這些支柱本身就帶有某種「複魅」與「信仰」的傾向。說白了,宗教自殺炸彈客也堅信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他們符合了歸屬感、使命感、敘事感和超然感。從某種層面上看,認為人生有意義的狀態,與上述這情況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總而言之,這本書介紹SOC的理論頗具特色,提供的解方也通俗易懂(甚至附有工作表供下載)。可惜的是,目前關於這個理論的中文資源相對稀少。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