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IE别的女孩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被骂“无脑”的“摩门娇妻”,是当代女性主义的矛盾体?

BIE别的女孩
·
在摩门教的价值观中,女性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不了解摩门教,但和许多人一样,我对这群教徒,尤其是对身处其中的女性很感兴趣。于是,当 Hulu 在九月份推出了一部关于摩门教女性的纪录片剧集“The Secret Lives of Mormon Wives (摩门教妻子的秘密生活)”,我决定看一看。

前一阵,我看到了网友对于美国博主 Hannah Neeleman 的关注与讨论。Hannah 是一名出生在摩门教家庭的全职母亲,婚后放弃了芭蕾舞梦想,生养八个孩子,独自照顾全家的饮食起居,以及一个 328 英亩的农场,且根据 The Times 的报道,她没有助手或保姆。

Hannah 和她的老公 图源:Hannah Neeleman, Ballerina Farm/Instagram

有人认为这是女性主义的倒退,也有网友提醒她“你值得更好的”,但她说自己只是在做“What God Wants”。

很多人认为,摩门教的文化传统是 Hannah 对成为传统妻子角色甘之如饴的原因(不过 Hannah 并不认可别人给她贴上“传统妻子”的标签),因为在摩门教的价值观中,女性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不了解摩门教,但和许多人一样,我对这群教徒,尤其是对身处其中的女性很感兴趣。于是,当 Hulu 在九月份推出了一部关于摩门教女性的纪录片剧集“The Secret Lives of Mormon Wives (摩门教妻子的秘密生活)”(以下简称《摩门妻子》)时,我决定看一看。

看预告片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与卡戴珊同行》和“娇妻”系列的真人秀节目,是一群不惜自我曝光,制造冲突,攫取关注与名利的网红们在镜头前夸张地表演,而“摩门教”只不过是她们身上又一个博人眼球的标签罢了:她们喝酒、飙脏话、穿着运动胸衣和瑜伽裤在镜头前热舞、互相嚼舌根、和脱衣舞男在台上热舞——并不是批判!只是这些行为都不符合摩门教的规矩,她们看起来也不像是刻板印象中的摩门教徒。

但是,当我全神贯注地看完这八集真人秀还感觉意犹未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低估它了。的确,《摩门妻子》充满了冲突,闲话和背刺,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这部秀挑战了当下备受欢迎的一种论调—— Women can be anything they want。

这群“摩门妻子”身上有着多重互相矛盾,却又莫名其妙地相辅相成的标签。摩门教文化赋予了她们十分传统的社会期待,但摩门妻子和性感网红所带来的身份反差反而哺育了她们的名气,带来了更多金钱,选择与特权。

既是性感的网红,也是传统的妻子,既是引发诸多 drama 的真人秀主角,也是虔诚地把上帝放在心里的善男信女,于是,她们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似乎变成了一批当代女性的极致缩影:她们试图让自己从各个方面都符合完美标准 —— 即便不同身份下的完美标准似乎是互斥且矛盾的,但是她们坚信:Women can be anything they want。

录制 TikTok 视频时,Jen,其中一位摩门妈妈,让另一人在镜头前丢掉矜持,“把屁股扭起来” 《摩门妻子》剧照

1

《摩门妻子》的主角是八位美国犹他州的 TikTok 网红,也是网红团体 MomTok 的成员。MomTok 由一群和摩门教联系紧密的母亲组成,她们几乎人人拥有一头蓬松、浓密、有光泽的长发,丰满的嘴唇,紧致的身材,经常在 TikTok 上分享集体跳舞或者对口型的视频。

强调她们来自犹他州,是因为这里被视为摩门教的总部,犹他州约 68.55% 的人口都是摩门教徒。虽然摩门教早已废除一夫多妻的制度,但其教义还是将女性规训为“传统妻子”的形象,鼓励她们生育,要求她们忠诚于婚姻,乐于为家庭奉献,不能穿着暴露,不能沾染酒、咖啡、茶叶、烟草等能够成瘾的物品,也不能纹身。

这八位主角的身上有着“摩门妻子”的典型特征,比如大多早婚且早孕,有不止一个孩子。节目中年纪最小的 Layla 在 19 岁奉子成婚,23 岁已有两个孩子。另一位早期成员 Mikayla 17岁就已生育。

Mikayla 《摩门妻子》剧照

但与此同时,她们又展现出了与摩门教格格不入的一面。片中的八名摩门妻子,几乎每个人都有违背教义的行为:Jessi 饮酒,Layla 纹身。在一场全体聚会中,八个人围坐在沙发上公开讨论自己的性生活。甚至有一集,Jessi 在做完阴唇整形手术后,当场脱掉内裤,向几位好友展示自己“缩小”后的阴唇,把一旁正在录制的摄像机当空气(当然,这里被打码处理了)。

早期MomTok的一些视频截图

“我们被教育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服务于丈夫的所有欲望。”“我们想打破摩门教文化中的性别范式。”摩门妻子们在镜头前解释着 MomTok 的成立初衷:打破常规,展示女性力量。自从 2020 年成立后,MomTok 逐渐壮大,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直到两年前,创始人 Taylor 在直播时擅自曝光了小团体内部的性丑闻——一些成员经常和别人的伴侣展开性行为以外的亲密行为,只要双方伴侣在场,知情,且同意。

这一爆料让 MomTok 彻底破圈,走进大众视野。同年,Hulu 和 Netflix 恰好有两部关于摩门教的纪录片上映,大家开始对摩门教徒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与窥探欲。《摩门妻子》就从这里展开。


2

预告片一出来,《摩门妻子》就被教会和网友骂翻了。LDS(摩门教下属的一大分支,如今被人模糊地统称为摩门教)官网发表声明,含沙射影地指责“近期的一些制作”对摩门教的展示“不准确”,充满了“误解”和“刻板印象”。YouTube 网友则直截了当地攻击摩门妻子们:“这部真人秀难道不该叫‘一群肤浅且想挣钱的女人们,和她们过度曝光的生活’吗?”

有人评价:“这预告片跟 LDS 一点关系也没有。”

但是,不符合教义,就代表它不存在,不真实吗?有 Reddit 网友透露,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她们(八位摩门妻子)对摩门教的表述和体现其实非常真实,只是教会不愿承认罢了。”一位自称在上学期间与 Taylor 处于同一好友圈的网友在 Reddit 上写道。Ta 表示犹他州的摩门教徒太多了,或许十分虔诚的教徒私生活不会如此混乱,但别忘了,还有很多“Average Mormons”和这几位摩门妻子一样,并不遵守所有教规。“我们只会默默处理自己内心的愧疚感,直到自己变得不再在乎这些,然后离开教会。”

该网友的原评论截图

《The New Yorker》的一篇影评用“半成品”评价《摩门妻子》:“我觉得这部秀有剧本。”

这种猜测并不新鲜,我们总是不相信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狗血剧情。这部秀最让人诟病的,是其中几名成员“不成熟”的行为和思维,比如 Whitney 认为 Taylor 擅自曝光 MomTok 内部的性丑闻,导致团队名誉受损,却很快得到大家的谅解,而她的“小错误”(比如把彼此背地里说过的坏话告诉当事人)却总被人揪着不放,于是取关所有成员的社交账号;比如 Taylor 在孕期怀疑男友曾经出过轨,耿耿于怀,数次崩溃大哭;再比如靠 MomTok 挣钱养家,供老公读书的 Jen ,因为被好友“骗”到了男性脱衣舞表演现场而被老公指责人品不好,还受到离婚、冷战、带走孩子的威胁——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PUA 。

但是上面的这些案例,我相信很多人也并不觉得陌生,尤其是最后一个。比起对于《摩门妻子》真实性的怀疑,我更愿意相信这些冲突和人物的反应都是真实的,它们充分揭开了年轻一代摩门教徒,尤其是女性教徒,对内在自我的艰难探索。

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边接收着教会和家庭对“传统妻子”的宣扬,一边通过网络等途径吸收着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独立女性”“boss bitch”形象,这种冲突加剧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困惑。

Hulu 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用一种刺痛人心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当 Jen 被丈夫一通 PUA 之后还是选择了和好,并且哭着对同伴们说“他只是非常非常有保护欲。”“谁说下一段婚姻不会一样呢?”“我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爱我的人了。”我和她的女性同伴一样,感到愤怒、心疼、恨铁不成钢,又有点为和她有相似遭遇的女性群体共情。

Whitney 曾获得了一个震动棒品牌的合作机会,报酬优渥,而且她认为鼓励女性掌握身体主权是她该做的事情。但是,她的母亲和亲戚大多是摩门教徒,她害怕自己一旦在 Instagram 发了一张自己与震动棒的合照,家人会无法接受,感到愤怒,耻辱。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 Taylor 身上。当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时,父母希望她奉子成婚,因为未婚先孕是摩门教的一大禁忌。但 Taylor 并未完全信任男友,还没做好结婚的准备。母亲说她“stupid”,指责她为何总将自己置于如此境地,警告 Taylor“get your shit together”,言外之意就是催婚。

于是,我们在 Taylor 身上看到了一种极其分裂和拧巴的状态。面对好友,她坚定强调,自己宁愿独自把孩子养大,也不愿意勉强进入婚姻。但是面对母亲的指责与催促,她只会沉默,流泪。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在和男友吵架时崩溃大哭——面对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主体性需求,她不知道该听从于哪个,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无助。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肤浅”或者“不成熟”就能概括的。我相信在这一点上,东亚女性或许更能共情。

当我们把“独立女性”当作标准时,可能会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正在尝试从无数性别枷锁中挣脱出来。很显然,这部剧里的每一个女性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抗争,只不过有些人已经成功,比如 Demi,Jessi 和 Layla。Jessi 曾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老公,并因此饱受自我否定的折磨;Layla 19 岁生育,却从未体验过性高潮,如今潇洒离婚,准备为自己而活。

她们三个也在秀中展示出了强大的共情能力。Layla 反思摩门教对女性性需求的压抑:“(结婚前)性是禁忌话题,但是一旦你结了婚,你就得立刻成为你老公的性感艳星。”Jessi 在 Jen 将她定义为“摩门教罪人”,拒绝邀请她参加孩子的 baby blessing 后,并未记仇,而是主动找 Jen 解开了心结,还在 Jen 面对婚姻危机时给她提供了足够的情感支持;Demi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造成摩门妻子困境的深层原因:“这是摩门教女性的一大问题——她们在大脑还没发育完整的时候就结婚了。”

图片Jen 质问饮酒的 Jessi :“你觉得喝酒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吗?”

以上每一位摩门妻子遇到的每一个困境,我似乎都不陌生,因为这不是什么白女专属的困扰——奉子成婚、羞于展示性需求、被丈夫和家庭支配的一生,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些故事。尤其是 Jen 看向丈夫那略带畏惧的眼神,让我想起了《出走的决心》中丈夫敲击玻璃使唤妻子的情节。很无奈,这些故事虽然老生常谈,但都依然存在。


3

这时,我再次回看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似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独立”几乎成为女性思想共识(至少在网上是这样的)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当tradwife(传统妻子)?

这是流行女性主义(pop feminism)和选择女性主义(choice feminism)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京报 2023 年的一篇文章《女性主义的核心是选择?女性主义如何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比较全面地简介了女性主义如何借助商业,尤其是媒体娱乐行业,从政治领域走向大众,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和消费符号的。

在碧昂斯、蕾哈娜、艾玛·沃特森等女星的助力下,女性主义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单品”,一种营销万金油,一种彰显个性与态度的标签——流行女性主义应运而生,并且被商业和媒体打造成一种令人向往的存在,以创造流量与消费。

2014年,碧昂斯在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表演中把“女性主义者”打在屏幕上,这一幕成为了流行女性主义的经典 图源:Michael Buckner/Getty Images

不少学者和作家都对此提出过警惕。在《糟糕的女性主义者》一书中,作者罗克珊·盖伊(Roxane Gay)指出,对耀眼女星的过分关注其实是一种逃避,逃避面对更多女性正在面对的实质性不平等(如薪酬差距、生育权力受限、性暴力),逃避我们需要做出的实质性努力。另一本书《Empowered》的作者Sarah Banet-Weiser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流行女性主义拥抱的只是女性主义中温和无害的一面,只鼓励女性个人的赋权。”

“赋权”这个词在流行女性主义中频繁出现,引出了另一个概念——选择女性主义。在选择女性主义的理念中,每个个体都有权做出任何选择,无论这种选择是否符合任何人或群体的期待,因为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赋权。这种观念看似公平且抚慰人心,其实忽略了一些问题的本质,甚至有一丝陷阱的意味。新京报的文章很好地解释了其中的陷阱:

“赋权在流行文化中似乎只有一种面向:我是女性,这是我的选择。也就是说,只要是女性的选择,都符合女性主义。然而究竟何谓赋权,谁又会因此受益?多数情况表明,那些条件优越的女性,才能做出完全个人化的选择,受益的也只是自己。”

“ tradwife ”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个人角度看,成为全职主妇这件事,只要出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似乎就算公平。但也有媒体意识到,不少 tradwife 选择成为 tradwife ,是因为社会没能为女性创造和男性完全平等的工作条件,进入职场的女性身负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tradwife 是在严峻的社会现实下,一部分女性为了保护自己,放过自己而做出的妥协。

西方大众对选择女性主义的诟病之一在于,这个概念过于“优越”和“精英”,因为只有没受到歧视或不公正待遇的女性才有资格谈公平选择,其他人的选择大多是被动的,只是看起来像是自愿的,就像上文中的 tradwife 一样。

这一点在这几位摩门妻子之间同样适用。这部真人秀多少记录了八位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两次“打破”和重树,也记录了贤妻、良母、大女主、 boss bitch 等标签是如何披着“自愿选择”的外衣一步步找上她们,割裂她们的:她们最初的贤妻良母形象由教会赋予,成立 MomTok 代表她们走出教义赋予的性别枷锁,渴望找到主体性。

在这一阶段,流行女性主义显然对她们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是该文化中提倡的“boss bitch”形象促使她们以叛逆的手段推翻教会禁忌,尝试“掌握主权”的快感,比如饮酒,当网红,强调自己的性感,在镜头前大肆谈性,以及交换伴侣。

性丑闻发生后,她们逐渐意识到,成为“boss bitch”看起来很反叛,却并不能完全解救自己——这是她们对自我价值体系的第二次打破,以 Taylor 的变化最为明显。这时,她们开始重新思考“贤妻良母”的积极意义,尝试在所谓的“好女孩”与“坏女孩”之间找到平衡。每一个选择看似都是自愿的,实则都是矫枉过正后的一种补救。

对于这部略显“狗血”的真人秀,影评人和观众对它又爱又恨,称它“又烂又好看”。为什么烂?Obsessed 等媒体给出了许多解释,比如“肤浅”“混乱”“每个人的行为都毫无道理”。

至于为什么好看?或许是因为这种“肤浅”与“混乱”看起来被夸大了,其实无比真实。在传统价值观、新自由主义、流行女性主义、选择女性主义的共同影响下,一批摩门教中的“先锋”女性迷失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数女性正在经历同样的迷失,只是还没有太多人愿意公开承认这种自相矛盾。

— The End —

— 作 者:Jacq —

— 编 辑:caicai —

— 设计:Idril —


BIE别的女孩致力于呈现一切女性视角的探索,支持女性/酷儿艺术家创作,为所有女性主义创作者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一起书写 HERstory。

我们相信智识,推崇创造,鼓励质疑,以独立的思考、先锋的态度与多元的性别观点,为每一位别的女孩带来灵感、智慧与勇气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IE别的女孩

BIE GIRLS is a sub-community of BIE Biede that covers gender-related content, aiming to explore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Topics in this community range from self-grow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 cognition, all the way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rt. We believe in wisdom, advocate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question reality. We work to bring inspiration, wisdom and courage to every BIE girl via independent thinking, a pioneering attitude and diversified views on gender.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