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是冰凍的,它是業力的語言:從輪迴到涅槌的數學隱單》
【第一段:數字輪迴與共業運算】 所有的數字計算,不等等都是經由 0-9 這十個基本數字搭構出來的。無論何種系統,都是數字的重複排列,就像輪迴的悲喜戀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永無止境的生命排列模式。
從作業表的進行式看,無論是加法、乘法,對傳統系統來說總有一個固定結果:1+1=2。
但若有一種數學系統,設定「1+1=1」,並且所有運算最終都會循環返回初始值(如:1+1+1=2,1+1+1+1=1),這是否就是一種「數學律定形式」的輪迴?
如何理解這些「循環系統」?我認為,它們就像佛教的「十二因繫」,因繫繞纍、同生同死。我們所在的系統有一種顏色,我們所信仰的「進步」本身,也許只是數字循環中的一個復本。
【第二段:虛數與無明】 在數學中,虛數 i (√-1)是一個無法在現實系中直接找到對應物的概念,卻是數學技術中不可或缺的基礎。
而在佛教中,「無明」也是一種最核心的置入:無法直接看見,卻是犯罪和業力的根源。無明與 i 一樣,有力卻隱藏,是全部殘犯系統的「基本擬定」。
使用複數 a+bi 來表示生命,或許是最接近「色空不二」的數學表達:
a = 有形的現象 (色)
bi = 無形的隱力 (空)
色空同齊,就像數字與虛數的結合,生成一個更寬的語言系統,依舊擴張過去所能計算的範圍。
【第三段:0 之涅槌與方程惡業】 數學中,0 是一個奇妙的概念:任何數 + 0 = 本身,但任何數 × 0 = 0。他不只是「無」,而是「無中有力」。
有人說,輪迴是 1 → 2 → 3 →...,那涅槌是否是「歸零」?
但,我已不再確定:零是結束,908 是輪迴,還是轉換。零可能是封閉,也可能是開啟,它是空性的象徵,但不等於空。
有人說,惡業消盡就是涅槌,就是安止。但,我問:真正的懷悔是「將負項移至等式另一邊」,還是「兩邊同時乘 -1」?
如果一個人明知故犯,後來只是說「我後悔了」,是否等於離開後說一聲再見就算離婚?惡業的消去,不是算術運算,而是道德力量與勤悔的執行力。
「惡業」不是一個數值,不是改一邊就可以清除。它是一個系統狀態,需要重新建構,而不是數字的移動。
【結論:數學是佛性的抽象文法】 從虛數到零,從循環到等式,我看到的不是清准的計算系統,而是一套有緊密心靈構造的語言,是業力的語言,是從「有」往「空」運動的抽象文法。
所有的數學,不是真理的總結,而是有趣的偏題; 所有的運算,不是正確的結尾,而是一場語意深遠的心靈問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