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除了預知「你會喜歡」還能看出瑪莉雅凱莉的「結凍時刻」 關於串流音樂平台演算法的那些事—《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
我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參與這件事情。我希望大家去聽那些我們平常不會去聽的歌曲;去在明明可以宅在家的時候踏上探險的行旅;去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並藉此明瞭自身的角色;去把心胸敞開,然後將之填滿⋯⋯
現代人似乎已經難逃演算法的滲透,從社群軟體到各種網站的廣告推播,演算法每天都控制著我們將從各種螢幕上看到的訊息,並且因此引發了不少人對它的焦慮。然而,我們真的了解什麼是演算法嗎?它背後的機制又是什麼?那些焦慮真的是合理的嗎?雖然可能無法完全符合,但從影響感覺沒那麼嚴重的串流音樂來剖析,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前Spotify員工現身分享關於演算法的那些事
《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這個書名本身就暗示了其中關於演算法的內容,而副標題「從演算機制、音樂經濟到文化現象,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全剖析」,則預示了它所能夠延伸出的多元內容。簡單來說,這是一本由前音樂串流工程師所著,關於音樂與演算法的作品,但從這樣的出發點,在解答為何「你可能會喜歡」與「每週新發現」有時會出現怪怪結果的同時,帶領讀者看見世界音樂的千變萬化,還有演算法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回到原本的問題,為什麼「你可能會喜歡」不一定會是使用者喜歡的結果?看完這本書的讀者將會了解,演算法並沒有「感覺」,而是把所有的資料數據化,並且從中挑選出可能相似的資料給使用者。所謂的相似,也不過是在一個二元座標上相近,同時在人耳所聽到的則可能天差地遠,而且就連工程師本身都不一定真的了解它們被數據化所經歷的過程。
別期待太多 演算法就只是數學與數據累積
除此之外,作者葛倫・麥當諾也把內容擴及到所有關於串流音樂的焦慮,還有那些他在爬梳資料時所發現的有趣事實。串流是否只是讓錢更容易流向大明星,進而讓音樂產業更加不平等?串流的出現讓音樂製作產生怎樣的變化?對於人們聽音樂的習慣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有那些新科技所面對的挑戰與矛盾,甚至是「瑪麗亞凱莉到底是從耶誕節前的多久開始入侵人們的耳朵」,全都被囊括在這300多頁的論述當中。
儘管內容豐富,但嚴格來說《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並不是一本易讀的書,除了有大量需要理解的概念,作者本身的寫作風格大概也帶來了一點閱讀上的障礙。尤其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或地方風情不同,也可能是作者本身的思考相對跳耀,有許多理論上應該要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而且被大量使用的比喻,反而會讓人看了好幾次還是不太懂。
對演算法呈正向想法 即使反對也不妨先讀一讀
演算法可怕嗎?從論述上可以發現作者對於它是正向肯定的,並且是一個讓音樂能夠跨越國界、賦予每個使用者探索世界各個角落的重要工具,而書中也寫滿了支持他這麼相信的論點。就算不能完全接受這樣的論點,這本作品也還是值得閱讀的,畢竟在反對一件事情之前,我們還是要了解它所代表的意義,如果剛好又是喜愛音樂的讀者,更不該錯過這本。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