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高效6小时”与“低效16小时”
最近开了工作室,一个人,一家公司,自己做事,但我也逐渐发现,我有时候很想让自己一天工作12个小时,巴不得睡觉,但我渐渐发现,这行不通,因为我忽略了身体的信号。
这个发现了迦博伴侣《当身体说不》,简体中文称为《身体会替你说不》,在结合毛选,还有瑞达利欧的《原则》,我得出以下结论。
长时间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果,有时候选择是更大努力的。
就好比有的人他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其他人三年的收入,这就是典型的成果。
还有一个,公司董事长每天工作2小时,公司还是能运转的非常好,这就说明了——长时间工作与返回实际上是不成正比的。
再加上心理学博士Gabor给我的启发,有时候你无法开口拒绝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替你,相反,我思维发出指令,在工作室上全力以赴,但实际上我的身体压力根不会同意,所以每天就出现拒绝了工作6个小时的情况,一开始我想的是要改正,要提升,这时候我想起原则一书中说的2/8动机,以及毛选强调的初始化事与做事的区别,我就明白了,我不需要改正,我只需要调整思路,从到底的想法—— 6小时改成12小时,换成——思考如何在6小时内雕塑12小时的工作成果,这,才是重中之重。
其实12小时我也尝试过,但每次屡屡失败,事情没做好,既没有条理,成果还低,情绪也因为崩溃异常糟糕,实际上影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
12个小时工作中,我陷入异常的混乱,我几乎什么都高效做,但什么都不投入,而换成了6个小时之后,我去倾向那最重要的20%,所料,这20%给了我80%的工作回报,以及心情与身体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正因如此,接下来的一个6小时我又更加工作,最后发现,这就是正向循环,螺旋上升的一个可以状态了。
非常感谢《原则》《毛选》《会替你说不》以及热力学第二法则给我带来的启示,这种身体启示,正如古人的思惟
想
——《道德经》——老子“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庄子》——“我们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论语》——孔子《欲速则达》“过犹不及”
——《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诫子书》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非无致远”
——《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欸嘿,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