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閱讀|欣賞獨立書店選書視角 參展商:步伐較慢,讀者能靜下來聽介紹書本
文|集誌社記者
會展的書展昨日(16日)開幕,坐落深水埗基隆街的獵人書店,亦加快腳步,烈日下,運來一箱箱書籍。正午時分,有記者提醒獵人書店,鐵閘還未完整拉起,店長黃文萱伸手之際,攝影記者們立刻舉機捕捉這刻,黃文萱尷尬地回頭,笑說:「我唔夠高添。」她找來另一位負責人Wayne 輕輕一推,「獵人書店」四字展示在日光之下,第三屆獨立書展正式開幕。
今年至少有三間獨立出版社,不獲貿發局批準參加位於灣仔會展的書展,獵人書店則聯同 14 間出版社,一連四日(17日至20日)舉辦「無處不閱讀、獨立出版書展暨獨立書店祭」,全港多間獨立書店亦響應,舉辦新書發布會等活動。

從事教育的 Yanni,是首批入場的讀者之一,她在店內選得五本書,一本為工作所需,另外四本則是她平時較少接觸的散文。Yanni 昨日也有到訪灣仔書展,目標購得 Patrick Hayes 新書《香港的村落與市鎮》。
她認為,會展書展的人流較往年少,多人停留在特價區選購,相比之下,她較能在獨立書展找到心儀書籍。Yanni 形容,獨立書展如「放大鏡」,帶大眾認識他們較少接觸的題材,亦有更多空間慢慢發挖新書。


欣賞獨立書店選書視角
得知有獨立出版社被拒參展,27 歲的 Erica 說:「有啲 sad 但唔 surprise」,於是趁午飯時間,和友人一同到訪獵人書店,購得一本小誌和獵人為是次活動設計的周邊產品,以示支持。Erica 指自己對性別議題較感興趣,欣賞獨立書店的選書視角,帶領她接觸不一樣的世界。Erica 認為,現場氣氛甚佳,初次認識到不少本地出版,藉此機會和負責人交流心得,感覺「人與人之間嘅距離近啲」。
開檔約三小時後,「毫末書社」已賣出十本書,負責人 Anita 身兼譯者和編輯,熱絡地和讀者介紹新書。她認為,獨立書展的人流較去年同時段多,氣氛熱鬧。她指毫末書社的規模較細,不考慮申請灣仔書展,去年她在藍藍的天於書展的攤檔寄賣,亦有參加獵人舉辦的獨立書展,但在獵人的銷量是書展的四至五倍。Anita 認為,這歸因於光顧獨立書展的讀者,較願意了解本地出版,她也能在現場和讀者如朋友般交流。

深圳讀者:香港的選書敢說話一點
26 歲的馮先生,是一名碩士生,經朋友介紹,他今天從深圳來到獵人書店。他指,獨立書店出售的書先經店員仔細篩選才入貨,內容更有趣,比起大型書展,現場「讓人呼吸的空間多點」。馮先生間中也會逛深圳的獨立書店,對比兩地書店,他形容香港的選書「敢說話一點」,笑言如果當日心境「偏左一點」,就會到訪獨立書店。他指,自己今天才得悉香港有獨立出版商被拒參加書展,表示「不理解,但能想像得到」,又指現時「介入越來越多,印刷品肯定會比較敏感。」

界限書店去年參加會展的書展時,遭要求下架多本書籍,今年則被拒參展,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指,不評論個別個案,並非每宗申請均保證成功。負責人 Leanne 指,由被要求下架書籍,到被拒批申請,局方均沒有解釋原因,感到不被尊重。

會展書展七天營業額 等同兩個月收入
在今年一月收到通知信後,界限隨即想到,以其他形式宣傳新書,和獵人合作舉辦獨立書展。Leanne 指,會展的書展七天的營業額,等同界限一個半月至兩個月的生意額,預計今年的新書銷量和新讀者,會較去年書展少一半。
Leanne 說,會展的書展擺檔的收入可觀,但亦享受在獨立書展較放鬆的節奏。她指,去年在會展的書展人來人往,書本的銷售速度快,經常忙於整理。相反,光顧獨立書展的讀者,步伐較慢,能靜下來聽她介紹書本,形容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氣氛。活動雖在平日下午開幕,卻一直有客人進出書店,有人即場向作者索取簽名,亦有人選擇坐在在二樓一角,靜心翻閱書本。

另一間被拒參展的本地出版社——藍藍的天,亦有在獵人擺檔,書桌上仍見去年被貿發局要求下架的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二千零四十七夜》、已故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的《坐監情緒學》及《字裡囚間》。負責人伍自禎指,翌日亦會出售《亂流》。
自從去年被要求下架部份書籍後,伍自禎早有預料今年或會被拒參展。他對此感到可惜,但更在意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城市的文化多元性。伍自禎指,香港於 2000 年間已有多個由民間舉辦的書展,「反而𠵱家唔健康,得咁少。」他續稱,人們常說會展書展是一個「書市」,但他肯定其角色定位,強調除此之外,香港亦應有其他不同形式的書展。

出版困局:自由縮減
伍自禎又指,近年出版界最大的困局為自由縮減,「唔可以學以前嘅年代,鍾意寫乜就寫乜,諗乜就諗乜,做乜就做乜,𠵱家係每一刻都要諗住會唔會犯法」,其次才是經濟考量。他表示,是次獨立書展不旨在銷書成績,樂見在出版環境欠佳下,香港出版界仍一同合作溝通,積極地做好份內事。
是次的獨立書展,有 14 間出版社參與,包括界限書店、dirtypress、藍藍的天、一坪半、水煮魚文化、ACO 艺鵠、留下書舍、字字研究所、後話文字工作室、香港文學生活館、毫末書社、誌傳媒、3ook.com、Penana,是獵人書店舉辦同類型活動三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獵人書店創辦人黃文萱指,貿發局主辦的書展向來都是一場「金錢遊戲」,資本較豐厚的出版商便享有更多資源宣傳,期望是次活動也能讓獨立出版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黃文萱指,今年的獨立書展,由數間出版社一同擔任籌委,集合多方意見,「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如獵人提供書展場地;界限策劃「書店路跑」,讀者每光顧一間獨立書店,便獲贈一張由本地插畫家阿強設計的卡片;留下將於周末錄製「長命Live Podcast」,訪問不同作者和出版界人士。界限 Leanne 指,向來羨慕外地的出版業界和書店界交流頻密,甚至有獨立出版協會,現時香港在組織團體上較多阻滯,高興能有是次合作機會,「每人貢獻返自己認識嘅嘢,我覺得都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