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需要儀式感嗎?
早晨起床後,頭隱隱地痛了起來,喉嚨也有點沙啞,本來要去教會的我們只好又請假(藉口?),吃了止痛藥後好了許多,就在家裡觀看教會線上主日。
今天聽見傳道的主日信息,其中有一段大意是這樣:他提到讀經時,我們總想多做什麼,意圖幫助自己在讀經的時候更專注,更能感受神的心意,並說起他曾經做過的「蠢事」。就是做了一切讀經前的準備,最後竟然落入打瞌睡的景況。
讓我想起以前的我也是如此,為了證明自己有認真讀聖經,於是做足了讀聖經之前的儀式感:選一處安靜的角落、準備好聖經及筆記本、還播放靈修音樂、加上一杯象徵性的咖啡、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筆等等,彷彿做足讀聖經的儀式後會顯得比較屬靈。
當時的感覺是,做了這些再開始讀聖經,一定會比較有成就感。結果支撐不了多久就失敗,因為真的會打瞌睡。
因為我以為一定要清晨起床讀經,所以強迫自己早起,殊不知我根本不是早起的料,讓自己飽受時間上的壓力,不僅無法好好讀經,精神反而還更糟,當然會打瞌睡。
等到正式讀聖經時,這所謂的儀式感終究敵不過睡眠不足,一下子就打瞌睡。
就如同傳道所說的一樣。他的敘述充滿了既視感,在我腦海裡一一浮現。想起來就覺得可笑。
雖然讀經不需要儀式感,但該有的仍然需要準備,例如一個安靜地角落,或一顆平靜的心,這是極其必要的。一本聖經(實體的最好,不容易被網路訊息干擾)、筆記本、靈修音樂,這會讓我更能聚焦在聖經裡。
但願我的心能常安穩平靜,並且做到專心讀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