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我的光——跨性别女性柚子的成长岁月

七月流火
·
·
IPFS
奇迹真的发生了。她的小诗《蝴蝶》和几篇短篇小说陆续刊发,还寄来了样刊和稿费。她满心期待能得到父母的肯定,迎接她的却是父亲的怒吼:“你整天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看你这次考了几分!”她只能低下头默默承受。她并不知道,成绩从来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天赋。

“这里不是港湾,是暴风眼。”这是柚子儿时写下的文字。砰砰乓乓的摔打声在狭小的屋子里回荡,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呵斥,像一阵阵暴雨冲击着她的耳膜。这就是柚子对童年的全部记忆。童年的她就是“踢猫效应”最后的环节,那只无辜又无处可逃的小猫。柚子喜欢阅读,有着不凡的写作天分,13岁便被三家公司签约为网络作家,但在父母眼中,成绩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尺。成绩不好,她便失去了所有被爱和被认可的权利,早早被推上社会,成了流水线上一名廉价的苦役。柚子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却从不希望用“跨性别”来标记自己。对她而言,跨性别、顺性别只是不同的性别存在而已。她始终感激文学——在最艰难的岁月,一行行文字像一件隐形衣,将她与愤怒和羞辱隔开,让她能暂时安静呼吸。文学也教会她:无论多苦多难,都要守住内心最后一块纯净之地。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性别/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七月流火写了很多年,如果没人喜欢阅读,就试着换一个方式。 一个偶然机会关注到性少数群体,她们就像一个放大镜,将我们的遭遇展示的淋漓尽致。 于是,我愿意讲述他们的故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总要有人说,那我来说

红姐只是冰山一角:庞大的男娘群体

一头脱缰的驴:去你妈的责任担当(原生家庭之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