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樑上君子

wqw
·
·
IPFS
·
樑上君子的由來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48期)

成語:樑上君子

   參閱《後漢書.陳寔傳》的記載。

   陳寔,是東漢人,學識淵博。

   在漢桓帝之時,曾經擔任縣官,為官清廉。鄉民們互有爭執時,都會找他來評斷裁決,由於處事公正,廣受大眾的信任與愛戴。

   某日夜裡,有竊盜潛入陳寔的家裡,躲在屋頂的橫木上。陳寔暗中發現了竊賊,他冷靜的沒有四處張揚,把子孫都叫過來,用嚴正的態度訓誡說:「人要自我勉勵,做壞事的人,不見得是本性兇惡,往往是平時養成的壞習性所造成,就像屋頂橫木上的那位君子一樣。」

   竊賊聽了,大吃一驚,立即從屋樑上跳下來,跪在陳寔的面前,請求饒恕。陳寔慢慢的曉諭他:「看你的容貌不像壞人,必定是由於貧困才這樣做,現在贈送你兩疋絹布。」然後,讓他自行離去。

   消息傳開之後,縣內也不再發生竊盜的事情。

   後來,這個故事就被引用為成語:「樑上君子」,用來作為竊賊的代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qw一生之計在於誠,一念之計在於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勸善文
22 篇作品

何謂共業?

原靈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