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軼(藝)事- 【蒙藏文化館】
承上篇,為了看 【敦煌畫廊】無意間走錯了路,卻發現不遠的前方有一座造型風格特殊,配色很鮮豔的異國風情建築物。走近一看,門口上方的橫匾寫著 【蒙藏文化館】。本以為這是【蒙藏委員會】的辦公處所,想說拍拍照片就走,後來發現這裡是對外開放的,裡面有規劃一些展覽,那當然要進去一探究竟囉~


接待員很客氣,而且似乎看展的人不多 ( 後來我們待到快離開時,才出現其他的觀展者~ ),她請我們在訪客簿上簽名。我發現桌上有一張貌似紀念章的圖樣,她解釋每一天出現的紀念章不一樣,若想要集滿就得天天去,這個設計實在是很可愛,可惜我沒法每天報到啊~

大廳還有轉經輪,訪客可以依照藏傳佛教的做法,心存善念願望去轉,順便為自己與家人祈福。我對這充滿儀式感設計覺得非常有沉浸式的體驗。

一樓的展廳展出罕見的藏傳佛教的一些聖物,例如七寶、八吉祥等。

一樓後方有一個大展廳,展出粘碧華女士的各項創作。粘碧華女士從家庭主婦到刺繡名家,再到 2023 榮獲象徵台灣最高工藝領域的最高榮譽的 「國家工藝成就獎」,一路走來,她不但精通刺繡,更自創「刺繡首飾」,將刺繡做成胸針、耳環的小首飾,後來還在 42 歲時,進入英國皇家學院攻讀金工首飾系,於是她的作品中也出現了金工的元素。
除了刺繡,她也喜歡畫畫,所以也將刺繡的技法延伸到中。不管是拼貼、印染、編織、剪紙,她的繪畫作品結合了異材質,甚至把平面的作品立體化了。所以在這個展廳之中,她的作品包羅萬象,而且產量極為豐富,這樣跨領域創作的能量與創意實在是令人讚嘆。






二樓展區主要有兩大主題 ; 【蒙古吉祥文物】與【西藏吉祥文物】。
【蒙古吉祥文物】展廳中有一座實體的蒙古包,還有蒙古樂器、摔角服裝束、成吉思汗織毯,讓人恍若忽然置身大漠之中。






【西藏吉祥文物】展廳中也有一個類似帳篷的設置,另外有演出藏戲的面具,以及藏傳佛教的文物。我發現這裡的五色經幡上都有藏文與藏傳佛教的圖案,看了就覺得具有一股神秘強大的力量,有令人敬畏的感覺。





三樓大展廳的主題是【七世章嘉大師紀念館】。章嘉大師是何許人也? 在當年抗戰最危難的時候,他用「遷都重慶,抗日可勝。」八個字就幫蔣介石逃過了危機,迎來了抗戰的勝利。後來,他又用「勝不離安,敗不離灣」八個字成功預言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的命運。1949 年,他也隨著國民政府一同來到台灣,他就是被稱為是三朝國師的七世章嘉。
七世章嘉大師已經過世,那麼請問八世章家在哪轉世呢 ? 當年他過世前曾說,大陸沒有光復之前,他是不會轉世的。雖然後來達賴曾認證過一位轉世的章嘉,但中華民國沒有承認。所以七世章嘉就成了最後一位章嘉。

展廳中有章嘉大師生前收藏的藏傳佛教的聖物,還有他獲得國民政府頒贈的勳章。







雖然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我對其他的宗教並不排斥,並且我會把這些都當做是 「文化」的議題嘗試去理解,去體會。再說,認識各種宗教,也不失為拓展自己世界觀的一部分。今天這趟蒙藏文化館的巡禮,不但是一場美麗的錯誤,更是一場心靈的沉澱與洗滌。衷心希望下次大家若有路過這裡,可以帶著一顆對文化探索的好奇心,進來參觀看看,為自己的靈魂增加一些寬度與深度。
【後記】
藉由本文,來幫大家簡易科普一下藏傳佛教 :
藏傳佛教主要分為四大主流派別,分別為: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及格魯派。
格魯派四大活佛(祖古):
達賴喇嘛,主要在前藏
班禪額爾德尼,主要在後藏
章嘉呼圖克圖,主要在內蒙古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主要在外蒙古
其實藏區不止西藏,還包括青海、川西、甘南和雲南西北部。這整個區域,從元代開始,根據方言不同,分成了 衛藏、康巴和安多。
「法域衛藏、人域康巴、馬域安多。」簡單地說,就是「衛藏的喇嘛、康巴的人、安多的馬」,這一句話直接道出三個地方的特點:衛藏是宗教中心,康巴人長得好,安多草原寬廣,盛產良馬。
衛藏,大體上是現在的西藏。它又分成了三個部分:前藏、後藏和阿里。
前藏是拉薩和山南地區,後藏是日喀則地區,阿里在藏北高原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