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號通道-第五章:遺失人生

他再次回到車上,這一次,沒有人通知,也沒有廣播。他只是醒來時,發現自己坐在車廂裡,列車緩緩行駛,窗外的風景模糊得像一場將醒未醒的夢。
一張舊報紙躺在他腳邊,標題是:
「台南老街巷內發現疑似舊時攝影社遺址,現場有數千張未曝光底片。」
照片下方,是一張泛黃的黑白影像:一名少年站在古老相機旁,雙眼筆直看向鏡頭。
他看了看照片裡的人。那張臉陌生又熟悉。頭髮略長,姿態內斂,但眼神中帶著某種他久違的自信。照片旁用原子筆手寫了一排字:
「林延,2007,攝於夏苡舊居旁巷道。」
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他從未見過這張照片,卻能說出那棟建築的味道、木窗關上的聲響,甚至傍晚日光從磚縫透進的角度。
這段記憶,不是捏造的。它來自他某段「被遺失」的人生。
列車抵達一座不具站名的月台。月台上,有一座小屋。牆上掛著斑駁木牌,寫著「林家資料庫」。他走進去,發現裡面堆滿標著年份的舊檔案匣與錄音磁帶。
其中一卷磁帶標示:「2014,夏苡最後錄音」。他插進旁邊的放音機,播放。
錄音聲音微弱,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延,如果你聽得到這段聲音……應該表示你找到了通道。我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但我記得你說過,世界上所有的忘記都是人類對痛苦的本能。」
「但我從來沒後悔過記得你。」
「如果你選擇離開,不要回頭。這裡會一直開著門,但不是為你,是為下一個你。」
錄音結束。機器停下時發出一聲「啪」,像是什麼心臟部分被關掉的聲響。
林延站在那棟資料屋裡,感覺時間凝固。他開始翻閱那一箱箱的檔案,發現自己曾經是:
某所小學老師,指導過一個叫苡苡的小女孩寫詩;
一名在書店工作的青年,寫過一篇關於「失眠者」的散文;
一位獨居畫家,筆下畫滿車站與消失的人;
一個從來沒出生的孩子,存在於父母未來的遺憾中。
他終於明白,「人生」不是線性的,而是分岔、錯置與重疊的無數可能。他所失去的,不是某一段過去,而是他作為一個「選擇者」時未能實現的數千個版本。
在那座記憶小屋的角落,有一扇門,門上掛著一行字:
「進入前請確認:你願意不再屬於任何人生。」
他把徽章從胸口解下,放在門前的台子上。那是他作為「觀察申請者」的最後憑證。
門打開,白光閃爍。他踏進去,沒帶走任何東西。
不為找回誰,也不為記住什麼。
只為成為那些遺失人生的載體——讓它們,不再只是沉默。
(待續)
▶️ 下一章:〈選擇的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