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ile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父親的背影,與我的典範之道

Miles
·
·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的父親背對著我,正準備走向另一個世界。
那一刻,我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湧起一股深沉的悲傷。

夢境中的我三十五歲,父親大約七十歲。
現實裡,我才三十四,而他還未滿六十二。
這樣的年齡差顯得不合邏輯,卻帶來了清晰的提醒:父親終將退場,而我必須學會承擔自己的位置。

父親一直是我的典範。
他的觀察力敏銳,常常透過生活裡的人與事,教我如何看待人性、如何拿捏進退。
這些故事,不只是對事件的分析,更像是訓練,讓我與哥哥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看世界的角度。
我記憶裡最深的片段,是他親自教我開車的時光——那種耐心與引導,成為我生命裡最早的陪伴經驗。

生活上,他節儉持家,行事謹慎,進退得宜。
這些行為不需要言說,早已形塑我的價值觀。
正因如此,我很少看見他表現出脆弱。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他以身作則,總是用「行為」而不是「言語」去教育我。
這樣的信念也深深影響了我:不能輕易放過自己,必須盡力成為別人的榜樣。

長大後我才明白,這樣的信念是把雙面刃。
它帶來力量與權威,也讓人習慣把壓力留在心裡自行消化。
久而久之,我發現榜樣不一定是完美無缺的形象。
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榜樣也是人」這件事。
當別人看見一個人如何在掙扎與痛苦中,仍選擇承擔責任並繼續前行,那份真實比遙不可及的堅強,更能觸動人心。

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典範之道。

在生活裡,是把最基本的責任落實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工作。
因為榜樣的基礎,不是外顯的姿態,而是日常的自律。
在教練的角色上,我陪伴那些渴望成長的學生,耐心地帶著他們一步步往上。
對我來說,比起讓人覺得「他很強」,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回頭時,心裡浮起一句:「謝謝,他讓我成長。」

回望夢境,那份悲傷並不是預兆,而是提醒。
父親的背影象徵著時間的流逝,也象徵著典範的傳承。
最終,他會退到幕後,而我必須繼續向前。
只是這一次,不是單純地複製他的方式,而是在承接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CC BY-NC-ND 4.0 授权